湖南省安乡一中2013届高三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5题,约9050字。
安乡一中高三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命题:高三历史备课组
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班号、座位号写在答卷上。
第Ⅰ卷(选择题,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已知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联姻为“喜结秦晋之
好”),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秦国国君是王室贵族 B.晋国是姬姓封国
C.齐鲁两国可以通婚 D.秦鲁两国可以通婚
2.钱穆在《中国历史政治得失》中指出“一个青年跑进太学求学,毕业后,派到地方服务。待服务地方行政有了政绩,再经长官察选到中央,又须经过中央一番规定的考试,然后才始正式入仕。那是当时入仕从政的唯一正途,政府的一切官吏,几乎全由此项途径出身。”钱穆所指的历史时期是
A.秦朝 B.汉朝 C.隋唐D.宋朝
3.隋唐均规定:“工商不得入仕。”……宋太宗在淳化三年(992)三月二十一日的诏书中,规定:“如工商杂类人内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许解送”(《宋会要辑稿•选举》)。甚至还出现“有道释之流还俗赴举”现象。由材料可知
A.宋代科举取士逐步取消了身份职业限制B.宋代统治者奉行重文轻武的政策
C.科举考试成为宋代文人入仕的主要途径D.宋代科举取士条件相对放宽
4.钱穆在评价科举制度时说:“必有大批应举人,远从全国各地,一度集向中央,全国各地
人才,都得有一次之大集合。不仅政府与社会常得声气相通,即全国各区域,东北至西南,皆得有一种相接触相融洽之机会,不仅于政治上增添其向心力,更于文化上增添其调协力。”可见,钱穆意在强调,科举制度
A.维护社会公平的作用 B.有利于专制统治
C.传承文化的功能D.促进了民族文化融合
5.元朝时右丞相铁木迭儿掌管宣政院,他的儿子也为宣政院使。《元史•奸臣传》记载了时人的批评,称其“无功于国,尽居贵显。”宣政院的“贵显”在于
A.向各省宣达政令 B.负责中央官员选拔
C.管理佛教事务和吐蕃地区 D.掌管蒙古兵马征发
6.《全球通史》一书中提到:“(雅典)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以后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这九个执政官是主要执政官,全部属于贵族。……后来朝民主化方向发展。急速发展的贸易创造出一个强有力的中产阶级,他们同失去产业的农民联合,要求政治自由化。”当时“政治自由化”体现在权利分配标准的变化,即
A.公民大会向所有等级公民开放B.以财产取代血缘关系
C.打破贵族世袭特权D.以地区部落取代氏族部落
7.从下表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有
美国联邦政府 州政府
权力 最高立法、行政、司法机关;统一联邦宪法,全国范围适用;国际交往主体;不能任命、监督、考核州官员或其施政行为 有立法、行政、司法机关;本州宪法、法律,与联邦宪法相抵触时无效。不干涉联邦事务
A.美国的国家结构是邦联制B.美国是中央集权制国家
C.涉及全国性事务的权力都赋予联邦政府D.州政府与联邦政府分享的政治权力相当
8.马克思1862年在《中国记事》中这样评述天平天国:“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他们给予民众的惶恐比给予老统治者的惶恐还要厉害。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与停滞腐朽对立,这种破坏没有一点建设工作的苗头。显然,太平军就是中国人的幻想所描绘的那个魔鬼的化身。这类魔鬼是停滞的社会生活的产物。”依据材料,下列理解最确切的是
A.太平天国对生产力是一场客观的破坏
B.对太平天国应一分为二地评价
C.太平天国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场有限的历史进步
D.以上评述都不确切
9.“议会采一院制或两院制,行政权由总统或内阁掌握,当日所写之宪法与下面一大群农村组织之关系极微,因为乡民的识字率一般认为只5%,农民只能集体指挥……传统的管制办法着重男人优于女人,年长的优于年幼,读书明理的优于目不识丁,这和全民投票的原则以及每一个人都有同等经济之机会不仅不相衔接,而且大相径庭。”这里评论的“宪法”最有可能是
A.1787年美国宪法 B.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C.1875年法兰西共和国宪法D.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0.钱乘旦教授指出“反现代化”并不是反对现代化,而是“用现代化的手段来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用现代化的形式来抵抗现代化的实质。”下列选项中符合这一表述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C.义和团运动D.辛亥革命
11.毛泽东曾说“农民在乡里造反……乃是广大农民群众起来完成他们的历史使命,乃是乡村的民主势力起来打翻乡村的封建势力。宗法封建性的土豪劣绅,不法地主阶级,是几千年专制政治的基础,帝国主义、军阀、贪官污吏的墙角。打翻这个封建势力,乃是国民革命的真正目标。”据此判断当时的背景是
A.北伐战争胜利进军B.“工农武装割据”的开展
C.全民族抗战局面形成D.解放战争时期土地改革开展
12.据1938年4月9日伦敦路透社电讯说:“英军事当局,对于中国津浦线(天津至江苏南京的浦口)之战局极为注意。最初中国军获胜之消息传来,各方面尚不十分相信,但现已证明日军溃败之讯确为事实……英人心理,渐渐转变,都认为最后胜利当属于中国。”上述报道的战役
A.打破了日军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B.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C.取得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D.极大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