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本溪一中2012-2013学年上学期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8题,约6040字。
辽宁省本溪一中2012-2013学年上学期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
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25小题,共50分)
1、某学者指出:“中国史上秦以前的所谓封建,乃属一种政治制度,与秦以后的郡县制度相针对。西洋历史的中古时期有一段所谓Feudalism的时期,Feudalism并不是一种制度,而是一种社会形态。现在,把中国史上的‘封建’二字翻译为西洋史上的Feudalism,便犯了名词纠缠之病。”对其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中国史上秦以前的“封建”是指封邦建国
B、西洋历史中的“封建”是指一种思想潮流
C、中国秦以后的社会是真正的封建社会
D、中国史与西洋史没必要进行比较研究
2、《中国人史纲》中曾有这样的描述:“贵族跟平民的等级是严格的,只有□□一条似有似无的狭径,如进士及第等,作为庶民爬上贵族地位的阶梯,而贱民则连这个狭径都没有。” 资料中的□□可能是
A、门第 B、科举 C、战功 D、耕织
3、有学者研究发现,宋代经常出现县官职位空缺,无人愿意履职现象,即使在江南富庶之地也同样如此。出现这一现象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A、中央集权过度,地方权力削弱 B、文化教育落后,官僚人才缺乏C、商品经济发达,弃官从商普遍 D、经济重心南移,文人弃北趋南
4、钱穆曾说“王家与士庶人家在政治制度上是不相悬异的”,也就是说“陛下有海内而弟子为匹夫”。这是对下列哪项制度的评价?
A、分封制 B、宗法制 C、三公九卿制 D、王位世袭制
5、法国著名学者雷奈•格鲁塞在《东方的文明》中写道:“秦代在历史上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周时已有的中国的力量,由它一个最有生气的成分聚合、集中起来,提高到权力的顶峰。”符合上述观点的是
A、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B、实现了国家统一
C、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加强 D、创立三公九卿制
6、有人在评述秦朝政治变革时说:“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当时没有一个人敢于想象皇帝的儿子们竟会跟平民一样,竟没有拥有土地,更没有奴隶群。尤其是崇古的儒家学派的学者,面对着这么大的巨变,大惑不解。”儒家学派的学者“大惑不解”是因为“巨变”
A、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B、缺乏应有的理论基础
C、加剧了地主阶级内部的矛盾 D、削弱了宗法制的作用
7、晋代博玄提出:“不务多其顷亩,但务修其功力。”后魏农学家贾思勰进一步提出“凡人家营田,须量己力”。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的经营思想是
A、趋利避害 B、精耕细作 C、量力而行 D、扬长避短
8、乾隆四十年(1775年),两江总督高晋两次到松江府一带巡视后禀奏说:“以
现在各厅州县农计之,每村庄知务本种稻者,不过十分之二三;图利种棉者,则有十分之七八。”上述材料反映了
A、资本主义萌芽在松江府一带出现 B、松江府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C、松江地区农业商品化的发展 D、重本抑末政策有所松弛
9、据《礼记•月令》载:“百工咸理,监工日号,毋悖于时,毋或作为淫巧,
以荡上心。”《礼记•王制》中还说,如有人挟“奇技奇器以疑众,杀”。
在等级制度森严的古代中,这种指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