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鹤岗一中2011-2012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3小题,约6430字。
鹤岗一中2011~2012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历史试题
命题人:鹤岗一中李鲲鹏 审题人:王桂荣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2006年,商代“子龙鼎”等四件珍贵文物入藏国家博物馆。“子龙鼎”是已发现的商代青铜圆鼎中形体最大的一也是最早的带有“龙”字铭文的青铜器。由此,我们可以推测出
A.“子龙鼎”是先秦时期形体最大的青铜器
B.商代青铜器上已出现大量可辨认的甲骨文
C.国家重视文物保护,抢救流散海外的珍贵文物
D.在商周青铜器中“子龙鼎”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
2.图一是北京天安门东侧的一座古代建筑,是明清皇帝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地方,称为太庙。图二是民间祭祀祖宗的场所,称为祠堂。这种现象源于我国早期的一项政治制度。其特点不包括
图一 太庙 图二 祠堂
A.嫡长子继承制 B.神权与王权的结合
C.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结合 D.“国”与“家”结合
3. 右图中秦代砖文为“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
践此万岁”。其中“海内皆臣”反映的历史信息主要是
A.交通发达,水陆并用 B.疆土辽阔,臣民众多
C.国家一统,皇帝集权 D.法律严苛,覆盖全国
4. 中国古代有避讳制度,要避免使用本朝帝王的名字,遇有相同的字时,必须改用其他字。下列各项中属于这种情况的是
A.汉初改“相邦”为“相国”。 B.唐初改“内史省"为“中书省”
C.北宋初改“昌南镇”为“景德镇”D.明初改“大都"为“北平”
5. 余秋雨在《十万进士》中认为,科举制度选拔的“十万进士”,“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说明科举制度
A.是行之有效的选官用人制度 B.导致了“重文轻武”的现象
C.已经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 D.有利于维护官僚队伍的廉洁高效
6. 《明太祖实录》载:“夫元之有天下,固有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因此,朱元璋在明朝建国之初
A.沿袭元制,实行一省制 B.严格控制中书省和丞相权力
C.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 D.设立殿阁大学士以协理章奏
7. 中国古代官吏选拔经历了“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过程,与“科举制”相一致的
A.立嫡以长不以贤 B.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C.唐制,取士之多,多因隋旧 D.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8. 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 ①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②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③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