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许昌市六校2011-2012学年高二第一次月考联考历史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二下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0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2/5/30 13:25:5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获取中 总计:获取中
  • 下载点数: 获取中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3小题,约4530字。

  河南省许昌市六校2011-2012学年高二第一次月考联考历史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诸子百家的理论具有鲜明的指向,即为诸侯国的发展提供谋略。这是社会大变革条件下,以学术形成出现的政治指南。这说明“百家争鸣”主要阐述的是
  A.社会发展理论           B.诸侯的治国理论
  C.教育发展理论           D.重振周朝的谋略
  2.“分定而无治,不可,故立禁。禁立而莫之司,不可,故立官。官设而莫之一,不可,故立君。”这反映那派的学说。
  A. 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3.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吸收法道两家思想,形成“外儒内法、辅之以道”。可是同时期的墨家思想却湮没了,这是因为A.儒、法、道三家在战国时期都代表同一阶级
  B.儒、法、道三家都有与时俱进的特点
  C.墨家代表的平民阶级被地主阶级消灭了
  D.儒、法、道三家思想先进,墨家思想落后
  4.有人认为董仲舒不是儒家学者,董仲舒的下列思想中可以用来反驳此观点的是
  A. 君为臣纲     B.君权神授    C.大一统     D.仁政
  5.汉兴之初,刘邦崇尚黄老之学,推行“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而70余年后刘彻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黄老刑名百家之言”。这种文化政策变化的路径实际上反映了  
  A.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此消彼长的残酷性
  B.从立国安邦到皇权专制的现实变化与需要
  C.道学理论的缺陷和新儒学的博大精深
  D.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争夺与利益分配的冲突
  6.朱熹《观书有感》诗曰:“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诗反映了朱熹
  A.对家乡的无限热爱
  B.因愤世嫉俗而消极避世
  C.主张以灵活的态度把各种学说容纳到儒家思想中
  D.寻求闲情雅趣的生活主题
  7.宋朝程颐在《河南程氏遗书》中说:“唐有天下,……虽号治平,然亦有夷狄之风,三纲不正,无君臣、父子、夫妇,其原始于太宗也,……君不君,臣不臣,故藩镇不宾,权臣跋扈。”材料中反映的主要历史信息是
  A.唐代官方儒学的统治地位被削弱
  B.儒学思想导致藩镇割据
  C.儒学自身缺陷导致了其被削弱
  D.统治者对儒学的摧残
  8.中国传统文化提倡“忠、孝、节、义”。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中国古代文化常出现一些奇异的变化,如三国时的曹操和关羽——曹操由史书《三国志》中的名臣逐渐变为传说和文学中的“奸臣”,关羽则从史书中的“降将”变为民间和文学中的“圣人”,据史学家考证,这一变化发生于某一朝代,这一朝代可能是
  A.汉代   B.唐代      C.宋代         D.清代
  9.“智者不以无过为喜,人之大德在于改过,作一新人。”王阳明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是(  )
  A.勉励人谨言慎行,避免犯错
  B.说明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C.指出智者以有过为喜,以重生为荣
  D.强调知过改过,日新月新的重要性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