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教学设计1
- 资源简介:
约6140字。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分析:
本课叙述我国进入新时期后,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成为中国人民的迫切要求。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高瞻远瞩,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成为完成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根据这一方针,港澳顺利回归并保持了持续、稳定的发展,港澳地区和内地共同繁荣。海峡两岸的交往也日益密切,为和平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本课是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培养民族自豪感,回顾近代历史,理解现实问题,增强时代责任感的很好素材。
(二)教材分析:
◇知识与能力
1、了解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回归的过程和意义。知道“一国两制”提出的背景、内容、及深远影响。
2、搜集香港澳门的历史、地理、回归历程等历史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影音,并对有效信息进行编辑整理,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表达能力;通过对“一国两制”历史含义、港澳回归意义的讨论,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归纳历史的能力;通过创设情境、小组讨论、集体交流等方式,使学生提高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培养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好习惯。
◇过程与方法
历史教学仅靠讲述是想象不到气势恢宏的历史场面的,所以在本课多处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达到了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形象地再现历史事件和人物的作用,使学生身临其境,大大激发了学习兴趣。本课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既增强了历史的可信性,缩短了现实与历史的距离,又能启发思维,促进理解。还可根据教材需要使声像并茂的历史画面或相关音乐多次重复,营造出课堂的历史氛围,同时渗透德育和美育,陶冶情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香港澳门回归后的繁荣发展,说明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是从中国的现实状况出发,推进祖国统一的正确方针。
2、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港澳回归的重要前提,中共能够领导中国人民走上独立自主的道路,台湾的回归最终也会实现,以此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责任感、使命感。
教学重点难点及处理方法
◇重点: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文字、图片、影音资料增强直观认识和了解,学生谈港澳回归的感想加深对回归意义的理解。
◇难点: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含义及影响。
通过阅读、理解、讨论相关资料,理解“一国两制”从中国的现实出发,尊重历史,在统一的前提下允许不同社会制度存在。
教学方法
◇师生共同探究: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搜集有关香港澳门的历史、地理、回归前后的图片、文字、影音资料,然后整理制作教学课件。
◇学生自主展示:独立表述、表演。
教学准备
多媒体辅助教学
二、学生分析
初二学生具备了初步的历史知识,但是对历史的迁移能力还很欠缺,如就本课学生对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不甚了解。
同时由于平时教学对历史材料了解不多,所以对历史人物的话、历史史实材料分析不透彻。
但是初中学生在学习历史中,对表演情景剧非常有兴趣。并且喜欢用多媒体课件来进行学习。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播放群星演唱的《公元1997》,由1997年引出本课。
(师)沧海变桑田,抹不去我对你的思念,多少次的呼唤,我们的1997年,这是曾经企盼的呼声,这是我们多少年共同的愿望。1997年,1999年香港和澳门相继回归,那一刻,我们扬眉吐气;那一刻,人民欢欣鼓舞。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重温那激动人心的一幕: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历史
(师)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政府先后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在这之前,香港和澳门分别被哪个国家控制?这些国家是如何占领香港和澳门的?
教师出示:香港、澳门区域图
教师:香港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它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学生:由香港岛、九龙司地方一区和“新界”三个部分组成。
教师:请同学们结合已学过的知识,想一想香港问题的由来?
学生:1841年英军占领香港岛。(教师出示右图)
学生: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
学生:1856年-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英国强迫清政府签定中英《北京条约》,割九龙司地方一区。
学生:1898年,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租借“新界”地区99年,从而实现了对整个香港地区的占领。
教师:下面哪位学生能够演示一下香港的组成部分及不同时期强占的地方?
学生:利用多媒体演示。
教师:澳门历来是中国领土。1535年,葡萄牙人贿赂广东地方官吏,取得在澳门码头停靠船舶和进行贸易的权利。1553年,葡人以曝晒水浸货物为由上岸居住,并于1557年起在澳门定居。鸦片战争后,葡于1851年和1864年先后侵占凼仔岛和路环岛。1887年葡迫使清政府签订《中葡会议草约》和《北京条约》,其中塞进了葡“永驻管理澳门”的条款。
(过度):近代的中国,在列强炮弹面前不堪一击,轰然倒地,赔款、割地,中华大地哀声一片,落后就要挨打!香港、澳门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