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通辽一中北校区2011-2012学年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3题,约5650字。
通辽一中北校区2011----2012学年高二年级历史(必修三)
期中考试题
命题:刘伟 审核:李金红
注 意:本试卷共二大题,34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齐景公向孔子请教如何为政,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景公高兴地说:“对呀,要不这样,即使有很多粮食,我还能吃得着吗?”这说明孔子提倡
A.仁者爱人,理解和体贴他人 B.克己复礼,人们应贵贱有序
C.政在爱民,国军要严于律己 D.忠孝有道,人际关系要和谐
2、有的学者将春秋战国时期的各种思想流派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这些流派按顺序应是
A.儒、道、墨、法 B.道、法、儒、墨
C.法、儒、道、墨 D.道、法、墨、儒
3、阅读下列两段文字:“赏刑明,则民尽死;民尽死,则兵强主尊。”(《饰邪》)“凡赏罚之必者,劝禁也。赏罚敬信,民虽寡,强。”(《六反》),这段材料反映了
A.孟子的“仁政”学说 B.韩非子的法治强国思想
C.墨子的“兼爱”思想 D.庄子的“齐物”观点
4、董仲舒“一生最大的努力,是将先秦的各种不同学派糅合成一个相当庞大的学术系统,所有的先秦学术在他手上成为一个综合体。”材料中的“不同学派”包括
①儒家 ②法家 ③道家 ④兵家 ⑤阴阳家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5、董仲舒认为,“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遣告之,不知自省 ,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这一段话的核心思想是
A.天人感应,天人合一 B.仁者爱人,民贵君轻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君权神授
6、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与“大一统”局面出现之间的关系是
A.用政治上的统一保证思想上的统一 B.用思想上的统一巩固政治上的统一
C.为政治上的统一赋予神权色彩 D.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7、理学的核心思想是
A.天理是万物的本原,万物只是一个天理 B.仁学思想
C.人伦即天理 D.人心是万物的本原
8、朱熹强调“存天理,灭人欲”,王阳明主张“破心中贼”,两者相同的本质意图是
A.否定佛教、道教的教义 B.将儒家学说发扬光大
C.激励人们奋发立志 D.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9、《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称某人的著述狂悖乖谬,非圣无法” “排击孔子,别立褒贬”。这里的“某人”是指
A.黄宗羲 B.李贽 C.顾炎武 D.王夫之
10、明清时期,江南部分地区城市手工业.商业发展较快,如松江的棉纺业发达.景德镇的陶瓷业发达.佛山的冶铁业发达.汉口的长江商品转运码头较繁忙。与这些经济现象相关,产生了一股具有批判色彩的思潮。其中,最能从本质上体现时代发展要求的是
A.强调人欲的合理性 B.批判君主专制
C.主张“经世致用” D.提出“工商皆本”
11、王夫之认为,不能离人而别有天,不能离欲而别有理,“随处见人欲,即随处是天理”。这一主张
A.反对“理”是世界本原的思想主张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