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11届高三各地市质检历史试题分专题汇编与解析(29套)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9套。必修一9套;必修二8套;必修三8套。以及文学常识、选修1、选修2、选修四各1套。
2011年福建省各地市质检历史试题分专题汇编:必修二专题1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共0分)
1.(2011年5月厦门市质检16题)唐以前均规定“工商不得入仕”;唐后期规定工商业者改业三年之后可以入仕;宋代规定“如工商杂类人内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许解送。”上述材料反映了
A.科举取士逐步取消了身份职业限制 B.科举取士促进社会重学风气形成
C.科举成为宋代文人入仕的主要途径 D.唐宋时期工商业者社会地位逐渐提高
2.(2011年5月泉州市质检13题)《新全球史》记载,公元前6世纪,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增加,铁犁、铁镐、铁锹、铁锄、铁镰刀和铁耙在乡村里成为日常用具。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史料是
A、“庶人食力,工商食官” B、“除井田,民得卖买”
C、“一人治之,十人食之” D、“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3.(2011年1月三明市期末质检2题)汉武帝时规定:“商人财产每2000钱,抽税一算(120钱);经营手工业者的财产,凡4000钱抽一算;……商人之车,则征收二算;船5丈以上者,每船抽税一算。”这个政策的直接目的是( )
A.打击富商大贾 B.降低商人的经济地位
C.打击地方割据势力 D.强化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4.(2011年4月福建省质检15题)观察图6,从中可得出的结论是
A.秦汉时期中国丝织技术领先于世界 B.唐宋时期私营丝织业水平超过官营
C.元明清时期丝织业重心在东部地区 D.古代丝织业中心由关中辐射全国
5.(2011年5月莆田市质检14题)明朝小说家冯梦龙在《醒世恒言》中写道:“昔有一人,姓韦名德,乃福建泉州人氏,自幼随著大亲,在绍兴府开个倾银铺儿。那老儿做人公道,利心颇轻,为此主顾甚多,生意尽好。不几年,攒上好些家私。”上述材料反映了明朝时期
A.福建当地人谋生困难 B.闽商控制金融领域
C.商品经济发展 D.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6.(2011年1月龙岩市高三质检5题)北宋苏洵说:“耕者之田资于富民……而田之所人,已得其半,耕者得其半。”这反映了当时实行的这种经营方式是( )
A.租佃式经营 B.田庄式经营 C.自耕农式经营 D.井田制经营
7.(2011年1月厦门市质检4题)从唐代后期“京夜市宜令禁断”到北宋“令京城夜市至三鼓己未不得禁止”的变化,反映了( )
A.商业发展促使政府调整监管举措
B.夜市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迅速发展
C.古代王朝逐渐放弃抑商政策
D.北宋统治者比唐代更为民主
8.(2011年5月龙岩市质检15题)宋代范正敏《遯斋闲览•证误》:“闽岭以南多木棉,土人竟植之,有至数千株者,採其花为布,号吉贝布。”材料主要反映了宋代福建
A.棉花种植与纺织日益扩大 B.农民以种植棉花为主业
C.棉布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 D.商品经济日益发达
9.(2011年5月厦门市质检15题)下列史料最能反映中国古代市场空间拓展的是
A.“有买及买(卖)也,各婴其贾(价),一物不能名一钱者,勿婴”
B.“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通晓不绝”
C.“一街辐辏(集聚),遂倾(超过)两市,昼夜喧哗,灯火不绝”
D.“散放经丝,给予机户,按绸匹计工资”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