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萧山三校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历史试题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2题。约7900字。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三校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历史试题卷
一、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一般认为史学研究分为问题形成、史料收集、史料整理和历史解释等环节。下列表格的形成属于史学研究的
年代商办外国人办
设厂数 资本
(千元) 资本所
占比重 设厂数 资本
(千元) 资本所
占比重
第一时期1872~1894 53 4687 9.6% 103 28000 57.3%
第二时期1895~1913 463 90810 41% 136 10315 3 46%
A、史料整理 B、史料收集 C、历史解释 D、问题形成
2.秦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影响了中国2000多年。有一历史老师在课堂上用数学的方式了展示了该制的内涵,同学们纷纷进行了解读,其中解读你认为最为准确的是
A、同学解读说:a表示君主专制,b表示中央集权,c表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B、同学解读说:a表示封建专制主义,b表示中央集权,c表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C、同学解读说:a表示专制主义,b表示中央集权,c表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D、同学解读说:该图无法正确阐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内涵。
3、中国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特征各异,如商的“威严庄重”,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 “清新”,汉的“凝重”,六朝的“清瘦”,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元的“粗壮豪放”,明的“敦厚繁丽”,清的“纤巧”。这里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折射出的历史现象分别是
A、宗法制、“百家争鸣”、民主政治、新思潮萌发
B、郡县制、“罢黜百家”、政治腐朽、理学盛行
C、郡县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经世致用”思想
D、宗法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理学盛行
4、2007年1月8日,安徽六安一个古墓的墓主被确定,墓主为西汉六安国第一代“六安王”刘庆。据文献记载,西汉时六安为六安国封地,汉武帝时封胶东康王少子庆为六安王,历五代,王莽时绝。根据这一材料可以断定
A、两汉时期的政治制度一直以分封制为主
B、汉武帝分封大批刘姓诸侯王 以拱卫中央
C、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后,分封制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D、分封制是我国封建社会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
5、《元史》记载:元朝的行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在元代以前中国主要以“山川形便”来划分行政区,政区的自然属性与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较强;从元代开始,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削弱地方的经济、文化认同感。依据材料分析,元朝的行省制度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主要是因为
A、采用了传统的地方分权制度 B、尽量缩小行省的管辖区域
C、依据山川走势划分行省辖区 D、利用山川形势制约地方势力
6、马克思在评论鸦片战争时说,“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基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指固守旧制度的清政府
B、“贱买贵卖的特权”说明英国侵华与鸦片无关
C、“对联式悲歌”是指中英两国在战争中两败俱伤
D、“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体现出人类的正义和道德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