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0-2011学年度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27题,约5710字。 哈尔滨市第三中学
2010—2011学年度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
历 史 试 题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纪传体是以人物为中心线索来编写的史书体裁,纪事本末体是以历史事件为中心线索来编写的史书体裁,编年体是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的史书体裁。下列史书中属于编年体的是 ( )
A.《资治通鉴》 B.《史记》
C.《通鉴纪事本末》 D.《汉书》
2.我国古代历史上,对于用人历来就存在两种不同的路线,一个是“任人唯亲”,一个是“任人唯贤”。下列制度中最能体现任人唯亲的是 ( )
A.郡县制 B.科举制 C.宗法制 D.察举制
3.下列古代政治制度中既可以减轻相权对皇权的威胁、增强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又能够提高行政效率的是 ( )
A.西汉中朝外朝制度 B.元朝行省制度
C.唐朝三省六部制度 D.明朝内阁制度
4.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写道:“现代工业文明在政治上以‘民主’作为自己的旗帜。但这时的民主已不再是古希腊时代的那种幼稚的‘古典民主’了”。其中古希腊民主的“幼稚”之处的表现不包括 ( )
A.适用范围的限制 B.民主程序的僵化
C.财产等级的制约 D.人民主权的确立
5.1923年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写道:“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以下观点与梁启超的认识不符的是 ( )
A.思想的觉醒是革命成功的前提
B.任何局部变革从长远看都不能取得彻底胜利
C.近代化的决定因素是人格的觉醒
D.全面性的结构变革是近代化的必由之路
6.历史学家陈旭麓说:“那时候,天下滔滔,多是泥古而顽梗之人┉┉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他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陈先生强调的是历史评价应该 ( )
A.以中国发展水平为标准 B.从具体的历史环境出发
C.以民族优越理论为依据 D.从内外两个方面去认识
7.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英俄德议会制度都得到发展,但英美的议会政治远比俄德成熟,产生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 )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程度不同 B.资产阶级革命性不同
C.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途径不同 D.思想文化的渊源不同
8.北宋史学家说:“至唐,承平日久,丁口滋众,官无闲田,不复给授,故田制为空久。”材料中反映出导致当时“田制为空久”的主要原因是 ( )
A.封建政治腐败 B.土地兼并严重
C.土壤日益贫瘠 D.人口增长迅速
9.我国古代的农业是一种典型的精耕细作农业,推动农业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是
( )
A.生产工具的改进 B.水利设施的兴修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国家政策的推动
10.哥伦布在《哥伦布致西班牙国王和王后书》中写道:“陛下可以统治此间……人们可在这里获得黄金……但我以为陛下最好不采用掳掠的方式去取得黄金,如若采用公平交易的方式,则诽谤和诬蔑便可避免。如此,所有的黄金便会万无一失地源源不断进入陛下的财库中。”其中的“公平交易” ( )
①本质上是殖民和奴役 ②促进了所到之处的繁荣
③有利于西欧资本原始积累 ④密切了世界各地联系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1.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各国货币基本上没有遵守一个普遍的汇率规则,处于混乱的各行其是的状态。为改变这一局面,二战后期西方大国做出的努力是 ( )
A.加剧世界市场争夺 B.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