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品学案: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 资源简介:
约2900字。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考点】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知识梳理】
一、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世界形势
1、世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2、以 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 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初步形成并且走向对峙。
二、 的和平外交方针
内容:①“ ”-—新中国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另行建立新的外交关系。这就使得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政治上建立起独立自主的外交关系。
②“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巩固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
③“ ”---新中国政府在外交上旗帜鲜明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的一边。
三、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1、建国一周年,新中国与 等17个国家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意义:打破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
2、1949年毛泽东访问苏联,1950年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意义:这对于促进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打破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巩固中苏两国人民的团结,具有重要意义。
3、积极同临近国家和新兴民族国家发展友好关系: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时提出,1954年进一步修改,使内容及表达更加完整准确。)
①内容:“互相尊重领土和主权完整、互不侵犯、 、平等互利、 原则”
②意义:标志着中国外交的成熟;
是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
为开创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同时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原则,对世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4、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1)1954年参加 会议: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重要的。
(2)1955年参加 会议(亚非会议):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与的国际会议
内容:周恩来提出“ ”方针(“同”:与会各国在近代大都有着被殖民主义奴役和掠夺的共同遭遇,都面临着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本国经济、争取世界和平的共同要求;“异”: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等等)
“万隆精神”:万隆会议所反映的的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友谊的精神。
背景:帝国主义对会议进行干扰和破坏,与会国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而产生矛盾和分歧
影响:推动了会议取得成功,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
【重难点突破】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对建国初“三大方针”的发展:
目的上,“三大方针”以维护独立和主权为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则是发展同所有国家的外交关系;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