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宝鸡中学2009—2010学年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43题,约6220字。
宝鸡中学2009—2010学年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历 史 试 题
说明:
1.本试题分Ⅰ、Ⅱ卷,第Ⅰ卷的答案要按照A、B卷的要求涂到答题卡上,第Ⅰ卷不交;
2.全卷共两大题43小题,满分100分,100分钟完卷。
第一卷(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60分)
1.梭伦改革的措施中,直接从根本上瓦解了贵族世袭政治特权基础的是 ( )
A.“解负令”的颁布 B.以财产资格取代血缘资格
C.恢复公民大会 D.设立四百人会议
2.梭伦改革的历史局限有 ( )
①下层公民没有享有充分的参政议政的权利;
②确立了雅典的奴隶主民主制;
③氏族制度残余仍得以存续;
④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贵族与平民的矛盾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 D.③④
3.“(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以上表述,主要肯定了商鞅变法的 ( )
①“令民为什伍”,实行连坐法; ②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③奖励军功,按功受爵; ④燔诗书而明法令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④
4.商鞅变法强调“轻罪重罚”,韩非子对此评价“夫小过不生,大罪不至,是人无罪而乱不生也”。这说明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商鞅这一规定 ( )
A.反映了当时法律制度不完善 B.目的是强化人民的法律意识
C.地主阶级不重视人权 D.商鞅对贵族决不妥协
5.史书记载,孝文帝“始班俸禄。户增调帛三匹,谷二斛九斗,以为官司之禄;增调外帛二匹。禄行之后,赃满一匹者死”,又接受汉族官僚李世安的意见,“始议均田”。孝文帝的这两项措施所起到的共同作用是 ( )
A.吏治清明 B.粮食产量增加
C.极大地满足了农民的要求 D.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6.成书于5世纪的《洛阳珈蓝记》记载:“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这段文字主要反映了 ( )
A.北魏迁都洛阳,促进了洛阳的繁荣 B.士族制度在中原得到发展
C.南朝统治下的洛阳,经济得到恢复 D.5世纪的洛阳,商业盛极一时
7.北宋中期,东京一带流传着“朝廷无忧有范君,京师无事有希文” (范君指范仲淹,希文是他的字)的民谣,这是因为范仲淹 ( )
A.推行新政,获得了各界支持 B.重视理财,缓解了积贫局面
C.实行赋役合一,减轻了农民负担 D.整顿吏治,赢得了百姓赞誉
8.王安石在《感事》一诗中写道:“贱子昔在野,心哀此黔首(百姓)。丰年不饱食,水旱尚何有?”为解决以上问题,他变法时采取的措施有 ( )
①青苗法; ②募役法; ③农田水利法; ④方田均税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9.14~16世纪天主教会的统治受到巨大冲击,冲击天主教会统治的因素有 ( )
①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反对教会的特权地位,强烈要求分享政治权利;
②一些国家的君主也想摆脱天主教会的束缚;
③思想文化领域中出现了文艺复兴;
④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