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290字。
《新中国外交的起步》学案
一、课程标准
知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简述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的史实。
二、学习目标
1、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所采取的外交政策的含义,知道新中国始终坚持和奉行独立自主的各平外交政策。
2、了解和平共处一项原则提出的时间及其具体内容,认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新中国处理国家关系的基本原则。
3、知道万隆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认识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的背景,探讨“求同存异”方针对会议成功召开所起的作用。
4、结合中国同周边国家领土接壤状况,探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相互之间的关系,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
三、自学指导
(一)阅读课文,在教材中标注以下内容:
1、新中国成立后所采取的外交政策是什么?了解其具体含义。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过程。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是什么?(重点记忆)
4、了解正非会议召开的背景,了解其希望和危机的具体内容。
5、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提出了什么方针?这一方针的提出有什么作用?
6、万隆精神的内容是什么?
7、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出席的会议是什么?
(二)小组合作,讨论探究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有什么作用?(重点)
2、完成P51问题探究。
(三)拓展提高
列举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事例。
四、自学检测
完成“同步训练”中本课习题并通过对照答案、与同学交流、找老师帮助等方式解决疑难问题。
五、补充材料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诞生过程
1947年和1949年,遭受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长期压迫的印度、中国人民通过斗争相继取得独立和解放。新中国成立后,印度是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非社会主义国家。但西方殖民主义造成的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影响了两国关系的发展。1953年9、10月间,中、印总理通过外交途径商定,两国政府代表于12月就解决中国西藏地方同印度的关系问题在北京谈判。
12月31日,周总理在中南海接见以驻华大使赖嘉文为团长的印度政府代表团。周总理说:“我们相信,中印两国的关系一天一天地会好起来。某些成熟的悬而未决的问题一定会顺利地解决的。中印两国关系的原则是从新中国建国时确立的,那就是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及和平共处的原则。”赖嘉文表示完全同意周总理提出的五项原则。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