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360字。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简述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的的史实,认识其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的贡献。
本课中心内容:
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探索俄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新经济政策)
本课知识链接:
必修一《》,必修三《马克思主义》,选修一《俄国1861年改革》。对于这些知识必须引导学生回顾复习,并运用到本课教学中,以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本课课时分解:
两课时:第一课时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第二课时围绕新经济政策的制定、实施和效果分析列宁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1、导入
简短师生对答,引导学生梳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脉络: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到巴黎公社进行第一次无产阶级专政伟大尝试再到列宁缔造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2、充分利用必修一教材完整勾勒从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的发展历程,着重讨论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
借助必修一教材总结俄国十月革命发生与成功的原因
客观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对相对落后的俄国经济的极大摧残。
主观原因:
1、俄国复杂而尖锐的阶级矛盾因战争高度激化;
2、俄国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的成熟;
3、列宁的正确领导
引导学生复习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对于俄国政治、经济的深刻影响,从而理解一战对于俄国经济的破坏和俄国复杂的社会矛盾高度激化,形成俄国革命必然发生的结论。但是革命能以这样一种形态发生并发展成为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俄国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及政党的成熟起了决定性作用;而在关键时刻,列宁的高瞻远瞩指引革命的发展方向,当机立断推动布尔什维克党发动武装起义。通过这样一种历史的推演,突出列宁在十月革命中的重要作用,落实课标的要求。
3、回顾列宁的成长历程和革命活动
在唤起学生对列宁的强烈心理关注后,教师设问:列宁是个什么样的人物?他为什么能成为一个伟大的人物?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列宁这一历史的探究兴趣后,教师宕开一步,绘声绘色地讲述列宁的爱情故事。这又迎合了青年学生的心理关注倾向,学生更为投入其中。故事说到列宁被逮捕流放到西伯利亚,他的恋人美丽的克鲁普斯卡娅毅然决然抛弃舒适的生活,跋涉于冰天雪地之中,来到列宁身边,与这个沙皇的囚徒结成革命的伴侣,共抗艰难的岁月,并相伴一生。克鲁普斯卡娅为什么如此痴恋着列宁呢?克鲁普斯卡娅的眼光并没有为爱情的狂热而蒙蔽,她清楚地知道:她爱的男人是一个当时最了不起的人,尽管当时他还只是一个藉藉无名的小青年。那么列宁有些什么让她痴恋的过人之处呢?以此问导入对列宁成长经历的探寻。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