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山纪念中学2010届高三历史课课练12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15380字。
中山纪念中学历史课课练12
(必修2-4-18)
一.填空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949--1956):七年过渡
1.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1952)
(1)背景:国民经济的全面崩溃(原因:_________的掠夺、国民政府的搜刮、多年战争破坏)(2)表现: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3)意义:为国家开展________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2.“一五计划”(1953—1957)
(1)背景:新中国______基础薄弱、部门残缺不全(2)基本任务:优先发展_______,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__________改造。(3)目的: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______国家。(4)成就:(________的建设成就尤其突出)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
(5)意义:开始改变_______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的基础。
3.三大改造(1953—1956)
(1)对象: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2)形式:农业、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3)意义: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使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成社会主义_______,社会主义__________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
(二)探索与失误(1956--1966):十年探索
1.中共八大(1956年)
(1)背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2)内容:分析社会_________,确立党的主要任务。
①主要矛盾:(先进的社会制度与落后_______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矛盾。
②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从落后的________转变为先进的_________。
(3)意义:方针和设想具有创造性,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成功探索。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
(1)指导思想:“鼓足干劲,力争上游,_________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评价: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面貌的愿望,但忽视客观的经济规律。)
(2)表现: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_______(大跃进),大办人民公社、大办工业、农业
(3)后果:国民经济______严重失调,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群众生产积极性严重挫伤;造成连续三年的经济困难(1959-1961)(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3.国民经济的调整(1960年中共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
(1)内容:实行八字方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果:1962年起,经济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三)国民经济的劫难(1966--1976):十年“文革”
1.原因:“文革”动乱扩展到经济领域
2.表现:机构瘫痪,政策制度被废除、工人干部闹革命、损失超千亿
3.应对措施(1)1971年,_______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1973年,国民经济出现复苏的局面。(2)1975年,_______明确提出全面整顿的思想,使国民经济呈现迅速回升。(全面整顿实质:系统纠正文革的"左"顷错误)
二.单选
1.“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对其原因的叙述 ①中国人民建设富强国家的巨大热情 ②三大改造的完成为工业建设创造了条件 ③计划经济体制使资源得到集中利用 ④“一五”计划强调了重工业的突出地位
A.①②③正确,④错误 B.①②③④均正确 C.①④正确,②③错误 D.①②③④均错误
2.我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A.引导农民走集体化的道路 B.个体手工业联合在集体合作社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