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310字。
《圣雄甘地》教学设计
无锡市辅仁高中 陈伟新
第五十五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最出风头的影片是获奖八项的《甘地传》,而最出风头的人物是传古多年的印度国父——甘地。
甘地出生于1869年,是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领袖,印度国大党的领导人。他三次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以争取民族独立。为祖国独立和人间公正,他一生中曾17次绝食,18次进监狱,5次遇刺。1948年1月30日,甘地被极右分子刺杀,时年79岁。
具体而言,甘地又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呢?
一、成长历程:(即甘地“非暴力”思想形成历程)
1、早年熏陶——仁爱、素食、苦行、不杀生
2、英国求学——丰富的法律知识,基督教影响——宗教观的形成(不要与恶人作对)
3、南非工作——领导南非印侨斗争——人生观的滋生;
——阅读托尔斯泰等名著——形成社会政治观
☆ 关于甘地领导的南非印侨斗争:
1、原因:19世纪南非属英国殖民地,英国在此推行种族歧视政策,甘地为争取印侨权益而斗争。
2、准备:
① 理论准备:
a、认为任何政治斗争都要以“仁爱”精神为主旨——消极抵抗
b、在坚持“真理”的同时,宁愿牺牲自己也不不向敌人施加暴力——坚持真理非暴力理论:消极抵抗 —————————— 坚持真理
(弱者武器,用暴力手段) (强者武器,仁爱与真理统一)
② 组织准备:“凤凰新村”——培养非暴力斗争的力量。
3、斗争:亲自领导南非的印侨反对禁止印向南非移民的法案和条例。
4、影响:形成一整套非暴力理论,日益成为极具声望的政治家,积累了丰富斗争经验。
◇补充说明——甘地认为:真理是神,神是博爱的化身,人的爱必须符合神的博爱,不仅要爱自己、爱别人、爱人类、爱生物,而且要爱敌人。他以“神”的正义性来说明“真理”的正义性,进而说明多种族歧视进行抵抗的正义性,并用神的博爱规定斗争方式的“非暴力”性。这种思想带有神秘宗教色彩,具有强大号召力。用真理这个神,在印度便于把各阶层、各派别、各种姓的人们吸引到民族主义的旗下。
4、 回国斗争——成为印度国大党领袖,领导印度民族解放运动。
印度国大党:即印度国民大会党,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建立的政党。最初只要求在英国统治机构中让印度享有较大的代表权;1906年提出印度自立、抵制洋货、提倡本国民族工业和民族教育的斗争目标;1920年,在甘地的领导下,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二、领导运动(即甘地“非暴力”思想指导下的民族解放运动)
1、运动背景:
① 19世纪中叶,印度完全沦为英国殖民地;
② 印度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发展,要求摆脱殖民统治和改变政治无权地位;
③ 英国在印度制造种姓间的矛盾,并采用镇压和欺骗相结合的两面政策;
④ “② + ③”导致印度社会反英情绪增长。
⑤ 甘地凭借极高政治威望,成为国大党领袖,并贯彻“非暴力”思想于实践。
(1915年,甘地建立非暴力抵抗基地——用服从非暴力、禁欲、民族观念教育青年)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