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宣武区2009-2010年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4题,约5130字。
宣武区2009-2010年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009.11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本卷共30小题,每题1.5分,共45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讲述的是西周时期诸侯因义务所在,看见烽火,蜂拥而至勤王。这一典故所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A.郡县制 B.王位世袭制 C.分封制 D.宗法制
2.《左传》隐公十一年载:“礼,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者也”,而《礼记•礼运》中记载“坏国丧家亡人必失去其礼”。夏商西周时期的“礼”主要指
A.礼仪 B.社会秩序和制度
C.风俗 D.贡赋
3.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私田”,一律按田亩实数收税。这一税制改革
A.成就了鲁国的霸主地位 B.加速了土地兼并的进程
C.促使土地所有制逐步发生变革 D.促成了“重农抑商”政策的形成
4.先秦时期,中国经历了从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向精耕细作的个体农业的转变。推动这个转变的因素有
①铁器牛耕的使用 ②城市商业的发展
③各国的变法运动 ④水利设施的兴修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5.下列各项中,最能体现出商鞅变法性质的措施是
A.改变了“刑不上大夫”的传统 B.什伍连坐
C.废除“世卿世禄制” D.废井田、开阡陌
6.主张“明主峭其法而严刑,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不足以止乱”的思想家是
A.墨子 B.韩非子 C.孟子 D.孙子
7.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继承了儒家“仁政”思想,这主要体现在
A.认为人君要爱护百姓,如果残暴,天将降灾祸于他
B.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认为天子受命于天,地位不可动摇
D.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8. 北魏孝文帝推行“均田制”,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下列关于北魏“均田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A.它是一种封建地主阶级土地私有制
B.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C.起了限制豪强兼并、增加政府收入的作用
D.受田农民必须负担租庸调等义务
9.钱穆在《国史新论》中纵论汉唐宰相制度的差异时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需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决议,送进皇宫画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这则材料说明
A.政事堂不掌握实际的权力 B.皇帝权力被严格限制
C.机构设置重叠,官员冗滥 D.宰相权力被分散削弱
10.关于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的作用,下列提法中不正确的是
A.削弱了皇权 B.打破了门第限制
C.有利于选拔人才 D.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
11.王安石认为“公私常以困穷为患者,殆以理财未得其道”,下列变法措施中,与解决这一问题有关的是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