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通州区2010届高三年级摸底考试历史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0题,约4880字。答案扫描。
北京市通州区2010届高三年级摸底考试历史试卷
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本卷所有试题的答案均须写在答题卡、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第I卷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将答题纸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中国近现代著名史学家柳诒徵认为“封建之制,实为吾国雄长东亚,成为大一统之国家之基。而外观虽号统一,内部之文化实分为无限之阶级。”这里的“封建之制”是指
A.禅让制 B.内外服制度 C.分封制 D.宗法制
2.钱穆认为“周部族融入,把中国文化规模摆出,大体确定,后来虽有不断的吸引融合,但我们已有了一个重心,以后都是内容的充实和边缘的扩充而已”。其中对“重心”的理解正确的是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3.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大变革时期,其中的变革主要体现在
①由封邦建国向大一统的转变 ②由土地国有向土地私有转变
③由分封世袭向中央集权转变 ④由百家争鸣向独尊儒术转变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①②③ D.②③
4.孔子与赫拉克里特大致生活在同一时期,赫拉克里特说“互相排斥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不同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这种对立产生和谐的观点与下列孔子的哪一观点相似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③制天命而用之
④“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⑤“治强生于法,弱乱生于阿,君明于
此,则正赏罚而非仁下也”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②④ D.①④⑤
5.以下主张明显体现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是
A.仁者爱人,民贵君轻 B.万物虚无,祸福相倚
C.兼爱非攻,节用尚俭 D.以法为教,今必胜昔
6.西汉的“代田”,即是尽量以农田田间管理,精细地规划垄沟间距,并不断以沟土填垄,以收培护作物的功效,并可有良好的通风与灌溉。下一次作业,则以沟为垄,以垄为沟,垄沟易位,又不啻就地轮作,可不断改良土壤肥力。这反映出我国古代农业
A.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
B.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
C.农具的进步和水利设施的发展
D.生产规模狭小,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因素
7.中国最精美的手工业产品大多来自
A.家庭手工业 B.民营手工业 C.私营手工业 D.官营手工业
8.有专家认为,汉代商业发展的情形,其实可以看做中国古代商业史的一个缩影。因为
汉代较明显地反映出
A.古代商业发展迅速,一些地方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
B.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重农抑商政策下古代商业的艰难发展
C.古代商业经济中心南移与商业分布呈相应的变化
D.古代商业经济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