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920字。
第二课 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下设五个子目,其中“玄武门之变”和“晚年的反省”二目为课外阅读内容。其它三目其实是一个问题的几个方面,即从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和思想文化五个方面论述了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及其表现。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理解唐太宗在推动中国古代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
过程与方法:
从“社会”二字入手,理解贞观之治的原因和表现。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唐太宗善于纳谏、用贤的优秀品质。
二、课前导学:
“贞观之治”是一种社会现象,而社会是由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和思想文化五个方面组成的,因此,要了解“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也要从这五方面入手分析。而要阐述“贞观之治”的表现,也必须从这五方面着手。我们不妨把本课的内容概括为两个方面,即(1)“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是什么?(2)“贞观之治”的表现有哪些?
三、教学设计
1、隋朝的灭亡和唐朝的建立
2、玄武门之变和李世民继位
这两个内容《指导意见》不作要求,由教师简单地讲述一下即可。
3、“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
学生认真阅读教材,从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和思想文化五个方面概括“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
(1)政治方面:重用贤能,选官不避亲仇,用人扬长避短;虚怀纳谏。
(2)经济方面:以“存百姓”思想为指导,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不夺农时,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
(3)思想文化方面:文德治国,崇儒尊孔;慎用刑法,仁义为本;完善科举,提高进士科地位。
(4)民族关系方面:采取“战而后和”的策略,对不同的民族地区采取不同的统治措施,促进民族团结和发展。
(5)对外关系方面:采取积极友好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外来文化采取兼收并蓄的方针,大大增强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4、“贞观之治”的表现
学生再次阅读教材,依然从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和思想文化五个方面概括“贞观之治”的表现。
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生产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中外交往频繁。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