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学附中2018-2019学年高二第一学期12月(总第四次)模块诊断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5题,约8720字。
山西大学附中
2018—2019学年高二第一学期12月(总第四次)模块诊断
历史试题
考查时间:80分钟考试范围:必修三第一、二、三、五单元
第Ⅰ卷
本卷共32小题。每小题2分,共6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训约十四条》记载“约之二:吾族务要恪遵祖训,以伦理为纪纲,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顺;一家雍睦(和睦),端由于此。……循规蹈矩,宗族称孝,乡党称弟(悌)”。据此,中国古代族规起到的直接作用是
A.灌输儒家伦理道德 B.维护家族团结和睦
C.稳定封建统治秩序 D.强化家国一体观念
2.董仲舒提出“道之大原出于天”,而天道高远,凡人岂能领会,唯有天子是天与人之间的媒介。这反映了董仲舒的
A.以刑辅德的思想 B.“大一统”思想
C.三纲五常的思想 D.君权神授的思想
3.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家学者多以注疏先秦经文为首务,宗派林立,互诘不休。至唐,朝廷下令撰修《五经正义》以去“异端邪说”,并纳入科举考试范围。这一举措
A.加强文化专制,扩大了统治基础B.统一经学,提高了儒学政治地位
C.导致宋、明儒学家因循守旧D.有利于儒学与其它思想融合
4.下图为著名画家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又名《释迦降生图》)局部。描绘释迦牟尼降生后,其父净饭王和摩耶夫人抱着他去向诸神礼拜。作为史料,它
A.反映了佛教传入中国时的盛况B.展现了魏晋以来佛教传播的趋势
C.说明了古代绘画以宗教题材为主D.印证了唐代佛教中国化的态势
5.二程、朱熹也知道今世非古时可比,不存在一套能强迫人人顺服的体制。因此,他们向佛法禅学借来了“修心”的理念,宣扬“改良个人为改良社会之本”。这说明程朱理学
A.意在束缚人的行为 B.致力于社会稳定
C.融儒释道为一体 D.主张改良社会体制
6.宋以来的民间戏曲小说,凡是才子佳人的题材,男主角必定是个读书人,多半是秀才。但才子若要抱得美人归,实现大团圆,必定得进京赶考,考个状元。这反映了宋代以来
A.市井文化反映社会价值取向B.主流思想借助戏剧传播
C.文学作品推动科举制发展D.读书做官成为社会风尚
7.明朝中后期,传统的经典读物越来越少,以戏曲、小说和日用类书籍为主的通俗读物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大部分图书都有很多注释和注音。这一变化折射出
A.通俗文化成为主流文化B.士人价值追求发生改变
C.刻印技术取得了突破性发展D.商品经济助推大众文化传播
8.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