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专题能力训练试卷(15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2019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专题能力训练(打包15套)
2019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专题能力训练1020世纪现代化模式的探索__苏俄(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与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20181105232.doc
2019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专题能力训练11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__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20181105233.doc
2019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专题能力训练12中国社会主义的曲折探索__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建设20181105234.doc
2019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专题能力训练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__改革开放的新时期20181105235.doc
2019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专题能力训练14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20181105236.doc
2019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专题能力训练15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20181105237.doc
2019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专题能力训练1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__先秦和秦汉20181105231.doc
2019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专题能力训练2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繁荣__从魏晋到宋元20181105238.doc
2019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专题能力训练3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__明清20181105239.doc
2019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专题能力训练4西方文明的源头__古代希腊罗马文明20181105240.doc
2019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专题能力训练5工业革命前的西方世界20181105241.doc
2019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专题能力训练6工业革命时代的西方世界20181105242.doc
2019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专题能力训练7工业革命冲击下中国的变革和转型__鸦片战争后的中国20181105243.doc
2019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专题能力训练8第二次工业革命冲击下中国的觉醒与探索__甲午中日战争后的中国20181105244.doc
2019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专题能力训练9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__五四运动后的中国20181105245.doc
专题能力训练1 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先秦和秦汉
一、选择题
1.(2018课标全国Ⅱ,24)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 )
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
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
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
2.“分封制是建立在方国联合体上的血缘性国家,秦以后才是地缘性(即民族性)国家。”此观点的主要依据是( )
A.最高统治者的行政权力不同
B.地方行政的组织方式不同
C.能够直接统治的区域不同
D.选拔官员的途径不同
3.“分封制就奠定了先秦诸国文化相互作用与运作的基本模式,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以秦汉为代表的华夏民族文化传统的形成过程与后来面貌。”材料中的观点认为分封制 ( )
A.确立了古代中国疆域基本格局
B.为后世中华文化发展打下基础
C.加强了国家对人们思想的控制
D.形成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4.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
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
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
5.在中国古代,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官员亦以“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这一现象反映出( )
A.宗族关系已成为执政的基础
B.“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
C.官员考核主要依据民本思想
D.官员之间具有共同政治诉求
6.秦始皇在全国进行各项标准化建设,如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注意整顿各地风俗习尚。这主要借助于( )
A.君主专制的决策模式
B.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C.嬴政本人的雄才大略
D.分久必合的历史大势
7.所谓“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六门科目的教育。夏商之时,乐排在首位,礼排在从属的位置。到了周代,形成了以礼为首的教育局面。这一变化凸显出西周的教育 ( )
A.以平民教育为主要形式
B.以儒家思想为指导思想
C.以规范奴隶行为为核心
D.以维护宗法制度为目的
8.孔子曰:“圣人之治,化也,必刑政相参焉。太上以德教民,而以礼齐之;其次以政焉导民,以刑禁之,刑不刑也。化之弗变,导之弗从,伤义以败俗,于是乎用刑矣。”这表明孔子主张( )
A.省刑慎刑 B.先礼后刑
C.废除刑法 D.刑罚得当
9.据《管子》记载:“(齐桓)公曰:‘请问战胜之器。’管子对曰:‘选天下之豪杰,致天下之精材,来天下之良工,则有战胜之器矣。’”对“良工”认识无误的一项是( )
A.有利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B.体现了重农抑商思想
C.体现了资本主义雇佣关系
D.推动了诸侯的争霸斗争
10.(2017北京文综,12)2016年,在北京市通州区发掘出汉代渔阳郡路县城址和800余座战国至汉专题能力训练2 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繁荣——从魏晋到宋元
一、选择题
1.中国古代某一时期,朝廷与地方矛盾尖锐。某节度使派人到中书省办事,因其态度恶劣,遭宰相武元衡呵斥。不久,武元衡在靖安坊的东门被该节度使派人刺杀。此事发生在( )
A.汉长安 B.唐长安
C.宋汴梁 D.元大都
2.历史学家钱穆认为古代中国:“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下列史实中能够体现这一观点的有 ( )
①魏晋实行九品中正制 ②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 ③北宋设立枢密院 ④清朝设置军机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 )
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
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4.(2017北京文综,13)北宋名臣包拯清正廉洁、刚直不阿,民间尊称他为“包相爷”。他曾担任过转运使、兵部员外郎、开封府知府和枢密副使等职务,其中“位同宰相”的是 ( )
A.转运使 B.兵部员外郎
C.知府 D.枢密副使
5.史书记载:“行中书省……与都省(中书省)为表里……常赋岁钞四百万锭,各省备用之外,入京师者二百八十万锭。”材料反映了行省( )
A.代表中央治理地方
B.是元朝的最高行政机关
C.与都省相互制衡
D.是征收赋税的专门机构
6.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表中史实与推论之间的逻辑关系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史 实 推 论
A 甲骨文中记载祭祀蚕神的内容 纺织业在商代占有重要地位
B 天水放马滩汉墓出土纸质地图 西汉早期已经发明书写用纸
C 唐朝后期扬州出现繁华的夜市 “市”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D 王安石推行青苗法等理财措施 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局面
7.据史载,唐代后期皖南山地的祁门一带,“千里之内,业于茶者七、八”。四川九陇人张守珪,有茶园在仙君山,“每岁召采茶人力百余人,男女佣工者杂处园中”,这说明当时 ( )
A.茶叶种植成为主要的农事活动
B.茶叶生产形成了专业化的产区
C.农业的耕作方式发生巨大改变
D.雇佣关系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
8.(2017课标全国Ⅲ,26)下表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该地( )
土地规模(亩) 户数 户数比例
20以下 24 17.3%
20—130 103 74.1%
131—300 10 7.2%
300以上 2 1.4%
小计 139 100%
A.自耕农经济盛行 B.土地集中现象突出
C.均田制破坏严重 D.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9.古书多以绵长的卷轴形式呈现,到宋朝则多为单页,并“作蝴蝶装,直立架中如西书式,糊浆极坚牢”。藏书者也随之显著增多,家藏万卷甚至十万卷者大有人在。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印刷术的革新 B.造纸术的改进
C.装订技术的提高 D.科举制的盛行
10.(2018天津文综,1)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说:“盖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而君之尊又系于二者之存亡,故其轻重如此。”这一说法( )
A.强调了君主至尊的观念
B.体现了儒家传统的民本思想
C.呼应了“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
D.推动了儒家思想的新发展
11.司马光撰写的《居家杂仪》中记载:“凡为子为妇者,毋得私蓄私财。俸禄及田宅所入,尽归之父母、舅姑(公婆),当用则请而用之,不敢私假,不敢私与。”对材料主旨解读正确的是( )
A.缓解家庭内部矛盾 B.强化纲常伦理观念
C.剥夺子女经济权益 D.限制父母分配权利
12.下图是宋代苏轼的书法作品《黄州寒食诗帖》。它问世于苏轼被贬黄州,仕途受挫时。这一作品( )
A.工笔重彩,线条流畅纵情
B.笔画详备,气象端庄浑厚
专题能力训练3 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明清
一、选择题
1.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
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
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
C.专制程度随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
2.《起居注》是职业史官记录皇帝言行的档案。汉时,皇帝不允许观看《起居注》。唐朝开了观看《起居注》的先例,到了宋朝,皇帝观阅成了惯例。清朝康熙帝甚至以“记注官泄密”为由,停止编撰《起居注》。这最能说明( )
A.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
B.皇权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
C.清代君主权力不再受到制约
D.记注官的设立削弱了相权
3.史料记载,1384年9月14—21日,皇宫收到奏章1 000多件,共3 000多件政务。“庶务丛集……人主以一身统御天下,不可无辅臣。”于是皇帝下令( )
A.立左右丞相辅佐全国政务
B.建中朝参与军国要务
C.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
D.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共议
4.下图文字节选自一则清代档案史料。其撰拟者应是 ( )
嘉庆二十一年七月初六日内阁奉上谕:和世泰等奏,口英咭唎国贡使连日演习礼仪极为敬谨……即派苏楞额、广惠各载原品顶戴沿途伴送,钦此。
A.中书省
B.内阁
C.军机处
D.礼部
5.(2017课标全国Ⅰ,27)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
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
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
6.太原王氏是明清著名晋商,“以商贾兴,以官宦显”,在致富后大兴土木,其王家大院被誉为“中国民间故宫”。这一现象( )
A.妨碍了君主专制的加强
B.使手工业产品缺乏市场
C.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影响了农业经济的商品化
7.下图所示为清朝道光年间的一份官方文件(部分),由此可见当时( )
A.思想封闭,观念落后
B.列强入侵,走私猖獗
C.五口通商,主权受损
D.取消“海禁”,鼓励贸易
8.思想家顾炎武主张:文切世务,画写故实,学问当有益于天下。他在绘画领域中痛责文人画的“任意师心,卤莽灭裂,动辄托之写意而止”的风气。对该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顾炎武全面否定文人画
B.其绘画理论受西洋画风影响
C.反映了顾炎武经世致用的治学思想
D.强调文学艺术要为政治服务
9.世情小说《金瓶梅》假托宋代,反映的却是16世纪北方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广阔画面,它摆脱了英雄与神怪的传统题材,转而描写市井生活的悲欢离合,世态炎凉;其市民语言泼辣生动,对平常生活描写细致,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