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的创建》教案1
- 资源简介:
约2250字。
《中华民国的创建》
教者:津市车胤中学 韩宜申
一、课标内容:
了解中华民国成立的史实。
二、学情分析:
通过前两节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革命志士为了挽救民族危机,只有推翻腐朽的封建统治,才能使中国走向富强之路。接下来在社会矛盾激化,内外矛盾加重的情况下爆发了武昌起义。武昌起义后的发展态势对于学生来说不难理解。但是对于袁世凯篡夺革命胜利果实,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对于学生来说较难理解。所以本课在设计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能力,通过课前预习,完成知识层面的掌握,通过小组交流探讨,师生互动,进一步理解本课的重难点。
三、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讲述了中华民国的创建,上承辛亥革命,下启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包括“中华民国的建立”、“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三个板块的内容。武昌起义之后,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终于推翻了清政府统治,革命果实却被袁世凯窃取了。但是资产阶级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中国人继续为反帝反封的革命事业不断奋斗。
四、教学目标
1.核心素养: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分别是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本课教学活动主要通过自主学习、观看视频、史料探究讨论的方式,进行问题探究教学,以此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2.学习目标
目标1:通读教材,完成自学检测,初步了解本课教材内容,并记录疑惑点,培养自主学习及发现问题的能力。
目标2:阅读教材,记住中华民国建立的时间、地点、标志、领导人、影响?
(重点)
目标3:阅读教材,记住清帝退位的时间、结果;观看视频及结合教材,列举出袁世凯是如何一步步篡夺革命果实的,并分析出袁世凯能窃取到辛亥革命的果实的原因。(重点、难点)
目标4:阅读教材,通过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的了解,理解其颁布的性质、意义。学习革命先驱将个人理想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结合的爱国精神,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重点)
五、教学活动
1.课堂导入
师:回顾旧知
2.讲授新课:出示学习目标,指引学生学习。
(1)(PPT呈现)本课三个子目:中华民国的建立、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自主学习
出示任务:任务一:【自学质疑】自主学习本课知识,完成自学检测试题,并将疑惑点问题记录反馈老师。
(3)合作探究
中华民国的建立——讲授法
出示任务:任务二:【小组探究】阅读课本第46—47页“中华民国的建立”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中华民国建立的背景、时间、地点、标志、影响?
拓展延伸
教师讲解:民国纪年换算成公元纪年要加1911,公元纪年换算成民国纪年要减1911。
小试身手
出示问题:1949年换算成民国纪年是哪一年。
学生回答,教师讲解:1949-1911=38 是民国38年。
过渡:中华民国成立了,帝国主义和清政府会允许这样一个政府存在吗?我们先来看一下中华民国成立初期的中国政权形势。
多媒体出示:中华民国成立初期的中国政权形势示意图
教师:清政府在革命面前将希望放在了袁世凯身上,不过,袁世凯另有打算,他耍弄两面手法,武力逼宫,另一方面武力进攻革命摇篮汉口、汉阳,同时还向南京临时政府提出议和。帝国主义国家此时早就把袁世凯作为自己在中国的代理人,支持袁世凯,给孙中山施加压力。在反动势力的强大压力下,孙中山最终选择了妥协,表示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表示赞成共和,就保举他为临时大总统。清帝是什么时候退位的,袁世凯是如何篡夺革命果实的,让我们学习下一子目。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讲授法)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