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六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4道小题,约12340字。
浙江省宁波市六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史记》载:“成王少,周初定天下,周公恐诸侯衅周,周乃摄行政当国。管叔、蔡叔髃弟疑周公,与武庚作乱,衅周。周公奉成王命,伐诛管叔、放蔡叔髃。以徽子开代殷后,国于宋。”材料旨在说明
A. 周代分封先代贵族以维护统治秩序
B. 西周初期中央集权雏形已开始出现
C. 周初统治尚不稳固,分封制受到冲击
D. 宗法秩序受到冲击,周天子权威衰落
【答案】C
【解析】材料中多次提到“衅周”,说明西周初年分封制统治并不稳定,分封制受到冲击,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只解释了材料后半部分的含义,没有对整个材料进行阐述;B选项错误,西周初期还没有形成中央集权的统治;D选项错误,材料中涉及到的是分封制而不是宗法制。
2. 明朝万历皇帝尽管多年不上朝,国家政务依旧能够照常运转,这得益于
A. 宰相制度的废除
B. 内阁成为法定机构
C. 君主权力的集中
D. 六部运行机制的高度程式化
【答案】D
【解析】宰相制度废除,只是强化了君权,与朝政正常运行,没有直接关系,故A项错误。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机构,故B项错误。君主权力的集中,并不能保障国家政务照常运转,故C项错误。明朝废除宰相之后设内阁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由六部执行,六部有比较完善的运行模式,所以皇帝不上朝照样可以处理国家的政治事务,故D项正确。
3. 被史学界称之为“我国古代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是指下列哪个事件的出现
A.
B.
C.
D.
【答案】B
【解析】长期以来,人们耕作均以人力为动力。春秋时,人们开始以牛力为动力进行耕作。结合所学可知,牛耕的出现是我国古代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故答案为B项。铁农具的出现没有涉及到农用动力的变化,排除A项;筒车的出现没有带来农用动力的变化,排除C项;曲辕犁仍然是用牛力,排除D项。
4. 清代陶旭煦的《租核•推原》记载:“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儔,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以上现象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A. 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B. 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C. 有利于巩固统治
D. 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儔,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富绅商贾将资金多用于购买土地,从而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故A正确。资金多用于购买土地,使工商业缺少资金,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故B错误。购买土地和巩固统治没有直接联系,故C排除。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不是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的最大影响,故D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手工业的进步•资本主义萌芽
5. 将“贪官酷吏,肆虐为奸;民为困穷,恣肆交作”等现实问题归因为“良知之学不明”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是
A. 孔子
B. 朱熹
C. 王阳明
D. 顾炎武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由材料“良知”可知,这是王阳明的思想主张,所以答案选C。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和礼,主张为政以德;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主张存天理,灭人欲;顾炎武主张众治,提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王阳明
6. 下表中的日文写法主要仿自中国某种书法字体。唐代擅长这一书法字体的书法家是
平假名 あ い う え お か き く け こ
A. 王羲之
B. 颜真卿
C. 柳公权
D. 怀素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草书笔划简洁、勾连不断,符合表格中字体的特点,日文中的平假名主要仿自中国草书。怀素是草书的代表人物,D正确。王羲之擅长行书,颜真卿擅长楷书,柳公权也擅长楷书,排除ABC。
点睛:本题考查中国书法。本题较为简单,学生需掌握各种书法字体的特点及代表人物,结合材料即可得出答案。
7. “道光后期以来,满清王朝曾在抵御外侮的旗帜下领导过多次民族战争。……这是一个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