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7题,约10800字,有答案解析。
湖北省荆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24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在封建时代,本来有很多家庭有他们世袭的特权,但从秦汉以后,单只皇室一家是世袭的,政府里便没有第二个职位,第二个家庭,可以照样承袭。”这一历史现象表明
A.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
B. 分封制度已退出历史舞台
C. 选官用官权力已收归到中央
D. 宗法血缘制度的逐渐瓦解
【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了秦汉以后靠血缘世袭的越来越少,这体现了宗法血缘制度是在逐渐瓦解的,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问题,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中的现象和分封制度无关系,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到选官的问题,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靠血缘世袭的越来越少体现的是宗法血缘制度是的瓦解。
2. 吕思勉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中说,独立国夷而为县,并不是秦汉时代开始的;春秋战国时,早已有许多小国变成大国中的一县了。国夷而为县,便是固有君主的撤废,中央政府派遣地方官的成功。此材料说明
A. 秦汉时开始废国推行县制
B. 古代政治制度发生转型
C. 频繁战乱导致诸侯国灭亡
D. 我国疆域面积迅速拓展
【答案】B
【解析】材料中吕思勉认为县的出现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与秦汉相比,秦汉时期中央政府派遣地方官员到县,这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与变化,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与材料叙述不符;C选项与材料无关;D选项没有理解材料的含义。
3. 史载,周代天子及诸侯死后,由卿大夫议定谥号。秦完成统一不久,秦王赢政就下令取消谥法.改以数字为称,自己为始皇帝,以后继任者为二世、三世,照此类推。汉初又恢复谥法,由礼官议上,贵族大臣死后定谥,由朝廷赐予。汉初“谥法”的重新恢复
A. 有利于君主专制的统治
B. 体现了儒家思想官方化
C. 不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
D. 推动了中央集权的加强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谥法”意在强调对已逝世的人的评价,除皇帝外,贵族大臣死后也有谥号,谥法的重新恢复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其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排除C,A项正确。题干强调“谥法”的重新恢复有利于君主专制的统治,与儒家思想官方化无关,排除B。题干强调“谥法”的重新恢复有利于君主专制的统治,与推动了中央集权的加强无关,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A。
4. “(刺史)以六条问事,非条所问,即不省。一条,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二条,二千石不奉诏书遵承典制;三条,二千石不恤疑狱;四条,二千石选署不平;五条,二千石子弟恃估荣势;六条,二千石违公下比。”可见刺史的设置
A. 不干涉郡国正常的行政权
B. 削弱了丞相的权力
C. 彻底解决了封国威胁问题
D. 严重威胁到了皇权
【答案】A
【解析】据材料“以六条问事,非条所问,即不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刺史监督地方郡国官员的“六条”范围内的行为,对其它正常的行政权不干涉,故A项正确;刺史监督地方郡国官员,不是监督丞相,故B项错误;“彻底解决了封国威胁问题”说法过于绝对,故C项错误;刺史代表中央监督地方,也不可能威胁到皇权,故D项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如何理解“以六条问事,非条所问,即不省”。学生应该可以认识到六条范围之外的事务不予干预的结论,注意排除所学知识的固有思维的干扰,据此即可正确判断。
5. 唐初,依《选举令》规定:若在职官员及其家属“亲自执工商,家传其业者,不得仕。其旧经职任,因此解黜。后能修改,必有事业者,三年后听仕:其三年外仍不修改者,追毁告身(做官凭证),即以庶人例”。这一规定表明唐初
A. 官员不顾禁令纷纷从事商业活动
B. 维持商人一入市籍不得为官的制度
C. 商人的经济地位远高于一般平民
D. 传统的“学而优则仕”观念被打破
【答案】B
【解析】从材料内容看,唐代对商人和士之间的界限要求很明确,商人一入市籍不得为官,延续了汉代以来的传统,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无法从材料中得出;C选项说法错误,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