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AB卷第五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2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备战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AB卷(凝练考点+精选试题):第五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五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A卷 教师版.doc
第五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B卷 教师版.doc
单元训练金卷•高三•历史卷(A)
第五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948~1949年夏,英、法、美等国通过各自渠道同中国共产党接触,试探与将要成立的新政府建立某种形式的外交关系的可能性。中共中央考虑:不接受足以束缚手脚的条件;可以采用积极办法争取这些国家承认;也可以等一等,不急于争取这些国家的承认。这反映出
A.中国共产党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B.西方国家放弃了对国民党政权的支持
C.中国突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
D.新政府不急于获取国际支持
【解析】材料信息“不接受足以束缚手脚的条件;可以采取积极办法争取这些国家承认;也可以等一等,不急于争取这些国家的承认”表明中共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故A项正确;此时西方国家仍然对国民党政权予以支持,故B项错误;中国冲破美国的外交孤立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故C项错误;中共的这一政策是针对英法美等帝国主义国家的,故D项错误。
【答案】A
2.1984年10月,邓小平指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好的方式。其他方式,如‘大家庭’方式,‘集团政治’方式,‘势力范围’方式,都会带来矛盾,激化国际局势。”邓小平得出上述论断,是因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体现了国与国一律平等的理念
B.开创了中苏两国友好的局面
C.消除了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分歧
D.推动了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各国处理相互间关系提供了五条“切实可行”的原则,它概括了新型国家关系的本质,进一步提倡了民主与平等的原则,推进了国际关系民主化、法制化,故A项正确;中苏两国开创友好局面是在1950年,故B项错误;C项错在“消除了”,说法过于绝对,故错误;上海合作组织建立于2001年,故D项错误。
【答案】A
3.在1961-1962年的第二次日内瓦会议上,中国一方面支持老挝等东南亚国家走美苏之间的中立道路;另一方面,积极争取法国等欧洲国家与美苏保持距离。这一做法
A.维持了印度支那地区的长期稳定
B.使中国在西欧赢得了广泛的盟友
C.导致了美苏两极格局的最终瓦解
D.发挥了大国应具有的政治影响力
【解析】题干只是说到在第二次日内瓦会议上,中国所做的努力,并没有提到结果是否达到了目的,故D符合题意,但是ABC不符合史实,所以排除ABC。
【答案】D
4.1972年中美两国签署的《联合公报》中,有一段对“一个中国”政策的经典表述:“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这表明美国
A.向中国发出改善关系的信号
B.支持中国政府“一国两制”构想
C.当局放弃对台湾当局的扶持
D.承认新中国的唯一的合法地位
【解析】“只有一个中国”等字眼意在强调美国是承认新中国是唯一合法政府的,故D正确;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表明两国关系已经开始走向正常化,而不是“发出改善关系信号”,排除A;材料根本就不涉及“一国两制”的问题,排除B;选项C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答案】D
5.1972-1973年中美以“公报和公告”形式向世界宣布: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太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双方同意将共同抵抗任何国家在全球建立霸权的企图。这反映了当时
A.中美面临共同的外部威胁
B.美国暂时放弃了霸权主义政策
C.中美关系实现了正常化
D.中美的国家利益趋于一致
【解析】从材料中中国和美国达成协议,不允许双方在亚洲谋求霸权,不允许任何大国在世界上划分利益范围可知,当时处于冷战背景,因此中国和美国都共同反对苏联在亚洲的扩张,故A正确。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是1979年1月中美建交,C错误。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并未放弃霸权主义政策,B错误。中美社会制度和国家性质和意识形态不一样,国家利益不一样,故D错误。
【答案】A
6.吉尔伯特•罗兹曼在《中国的现代化》中说:中国共产党人是在20世纪的民族主义和反帝国主义的气氛中成长起来的,它强调反对强权,与弱小、不发达的“农村”国家为伍,反对“城市”国家。这一论断
A.说明中国共产党找到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B.反映了20世纪中外交往的全貌
C.反映了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D.反映了中国注重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农村”国家指第三世界国家,而“城市”国家指发达国家,材料反映了20世纪60年代中国注重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关系的外交策略。故D正确。材料涉及的是外交,与革命道路无关,故A错误。20世纪中外交往既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与外国的交往,也包含建国后外交政策的诸多变化,“全貌”说法过于绝对,故B错误。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并没有区别“农村”国家和“城市”国家,故C错误。
【答案】D
7.1950年-1956年,中国出口总额由5.5亿美元上升到16.5亿美元,进口总额由5.8亿美元上升到15.6亿美元。促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新中国建立实现民族独立
B.改善了同西方国家的关系
C.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推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同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同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促进了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增长,C符合题意;A与进出口贸易的增长没有必然联系;新中国成立初期,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敌视封锁和包围,B不正确;三大改造促进了国内经济的发展,与进出口贸易的快速增长没有直接联系,D不正确。
【答案】C
8.1953年3月,中日双方达成日侨回国协议。1955年3月,中国派出贸易代表团访日,中日双方签署民间贸易协定,两国的贸易关系有了显著的发展。
单元训练金卷•高三•历史卷(B)
第五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948~1949年夏,英、法、美等国通过各自渠道同中国共产党接触,试探与将要成立的新政府建立某种形式的外交关系的可能性。中共中央考虑:不接受足以束缚手脚的条件;可以采用积极办法争取这些国家承认;也可以等一等,不急于争取这些国家的承认。这反映出
A.中国共产党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B.西方国家放弃了对国民党政权的支持
C.中国突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
D.新政府不急于获取国际支持
【解析】材料信息“不接受足以束缚手脚的条件;可以采取积极办法争取这些国家承认;也可以等一等,不急于争取这些国家的承认”表明中共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故A项正确;此时西方国家仍然对国民党政权予以支持,故B项错误;中国冲破美国的外交孤立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故C项错误;中共的这一政策是针对英法美等帝国主义国家的,故D项错误。
【答案】A
2.十八大以来中国实施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举办了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亚信峰会。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这表明当今中国
A.致力于加强亚洲各国的合作
B.努力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C.主导了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
D.极力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全面合作
【解析】根据材料“十八大以来中国实施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可知当今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努力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故B项正确。AD两项与材料中的亚太经合组织、二十国集团不符,排除。亚太经合组织奉行自主自愿、协商一致的合作原则,C项“主导”说法错误,故C项排除。
【答案】B
3.《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时,就中长(中国长春)铁路协定的有效期中方作了让步,但要求苏联口头承诺,在必要的情况下,中国也可以沿西伯利亚大铁路调运军队。这说明建国初期新中国外交
A.“一边倒”依赖苏联
B.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原则
C.“冷战”拉近中苏关系
D.力求在平等谈判中寻求支持
【解析】由“中方作了让步,但要求苏联口头承诺,在必要的情况下,中国也可以沿西伯利亚大铁路调运军队”可知,新中国在与苏联结盟之时力求在平等谈判基础上寻求苏联的支持,故D项正确;A项“依赖苏联”表述错误,不符合“但要求苏联口头承诺,在必要的情况下,中国也可以沿西伯利亚大铁路调运军队”,排除;B表述正确,但不是材料反映的主旨,排除;C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答案】D
4.1972年,毛泽东在与尼克松的会谈中说:“你们要搞人员往来这些事,要搞点小生意。我就死也不肯。十几年,说是不解决大问题,小问题就不干,包括我在内。后来发现还是你们对,所以就打乒乓球。”毛泽东的谈话表明当时中央
A.尝试纠正“文革”与“左”倾错误
B.希望联合美国来制衡苏联
C.有意模糊意识形态的差异
D.准备开拓对外的经济工作
【解析】根据“你们要搞人员往来这些事,要搞点小生意。我就死也不肯”,结合所学,毛泽东借这次谈话批评了闭关自守的错误,准备开拓对外经济工作。形成了利用引进解决国内经济建设和生活需要、进一步打破西方经济壁垒的指导思想,故D正确;1972年毛泽东没有尝试纠正“文革”与“左”倾错误,A不符合史实,排除;B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1972年是文革时期,中美存在较大意识形态对抗,C错误。
【答案】D
5.1955年12月泰国经济文化代表团秘密访华,这期间,中泰两国签订了《中泰贸易会谈纪要》。1956年6月马来西亚宣布取消不准向中国输出橡胶的禁令。1956年8月新加坡工商贸易考察团访华,达成了一些贸易协定。出现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我国推行“一边倒”外交方针
B.万隆会议改善了我国对外关系
C.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
D.当时我国的经济实力比较雄厚
【解析】结合材料信息“1955年12月”“1956年6月”“1956年8月”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5年4月万隆会议召开,万隆会议召开后,中国对外关系进一步改善,中国加强了同亚洲其他国家之间的联系,与这些国家经贸往来增多,故B项正确;“一边倒”主要是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故A项排除;C项不是这些国家与中国发展经济交流的原因,排除;建国初期,我国经济基础比较薄弱,故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
【答案】B
6.1954年10月,在会见日本议员访华团时,周恩来即明确提出:“五项原则不应只限于处理中印和中缅关系,它也可适用于全亚洲,甚至全世界各国。”“美国如果愿意和平共处,我们也欢迎。”这反映了中国
A.开始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B.从革命外交转向国家外交
C.突破美国包围封锁政策 D.将谋求与美日关系正常化
【解析】根据材料“1954年10月”“它也可适用于全亚洲,甚至全世界各国。”“美国如果愿意和平共处,我们也欢迎。”结合所学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可知周恩来主张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的联系。结合所学“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反映了中国的外交思想从强调意识形态的“革命外交”转向了注重国家利益的国家外交。故B项正确。新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表明中国开始步入世界外交舞台,与题干无关,故A项排除。新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表明中国突破了美国的包围封锁政策,故C项错误。从材料中无法得出中国将谋求与美日关系正常化,故D项错误。
【答案】B
7.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由1957年的17.9%上升到52.8%。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
A.实现了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正常化
B.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封锁
C.推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
D.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
【解析】1965年,我国尚未与美国实现关系正常化、尚未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因此实现了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正常化表述错误。故A项错误。此时中美关系尚未实现正常化,仍处于敌对状态,没有打破欧美对华经济封锁,故B项错误。全方位外交政策属于改革开放特别是新世纪以来中国的外交思路。故C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20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中苏关系恶化,材料中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贸易额在进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由17.9%上升到52.8%,这正是中苏关系恶化,中国大陆努力与西方国家拓展进出口贸易的结果。故D项正确。
【答案】D
8.下图是美国20世纪五十年代的一幅漫画。漫画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