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二课时跟踪检测试卷(25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2课时跟踪检测打包25份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2课时跟踪检测:(一)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Word版含解析.doc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2课时跟踪检测:(八) 欧洲的殖民扩张与掠夺 Word版含解析.doc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2课时跟踪检测:(二)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Word版含解析.doc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2课时跟踪检测:(二十)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Word版含解析.doc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2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二)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Word版含解析.doc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2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三) 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 Word版含解析.doc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2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四) 亚洲和美洲的经济区域集团化 Word版含解析.doc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2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五)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Word版含解析.doc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2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一) 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 Word版含解析.doc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2课时跟踪检测:(九)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Word版含解析.doc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2课时跟踪检测:(六)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Word版含解析.doc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2课时跟踪检测:(七) 新航路的开辟 Word版含解析.doc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2课时跟踪检测:(三)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Word版含解析.doc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2课时跟踪检测:(十)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Word版含解析.doc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2课时跟踪检测:(十八)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Word版含解析.doc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2课时跟踪检测:(十二)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Word版含解析.doc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2课时跟踪检测:(十九) 经济体制改革 Word版含解析.doc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2课时跟踪检测:(十六)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Word版含解析.doc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2课时跟踪检测:(十七) 苏联的经济改革 Word版含解析.doc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2课时跟踪检测:(十三)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Word版含解析.doc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2课时跟踪检测:(十四)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Word版含解析.doc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2课时跟踪检测:(十五)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Word版含解析.doc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2课时跟踪检测:(十一)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Word版含解析.doc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2课时跟踪检测:(四)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Word版含解析.doc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2课时跟踪检测:(五)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Word版含解析.doc
课时跟踪检测(八) 欧洲的殖民扩张与掠夺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19世纪末,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以考察和开发非洲为名霸占了刚果大片土地并建立“刚果自由邦”。右图是一位父亲呆视着只有5岁的女儿刚刚被农场主剁下的双手。她因为当天收集的橡胶汁重量不达标而遭到了惩罚。上述材料凸显了( )
A.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 B.比利时民主进程滞后
C.黑奴贸易的滔天罪恶 D.殖民者的贪婪与残暴
解析:选D 5岁的儿童当天收集的橡胶汁重量不达标就被砍掉双手,体现了殖民者的贪婪与残暴,故D项正确。
2.下列关于英国殖民帝国崛起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对外扩张的主要手段是平等贸易 ②实行海盗式掠夺
③17世纪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 ④黑奴贸易给其带来了巨额财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②④
解析:选C 英国对外扩张的主要手段是不平等贸易,是海盗式的赤裸裸掠夺,故①错误,②正确;17世纪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是荷兰,故③错误;18世纪英国成为世界最大的黑奴贩卖国,黑奴贸易给其带来了巨额财富,故④正确。C项符合题意。
3.17世纪,英国与荷兰之间“有遍布全球的冲突点……这些争端直接促成1652至1674年的接连三次的(英荷)战争”。当时,英国发动三次英荷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
A.夺取海外贸易优势和抢占殖民地
B.将北美洲和大洋洲纳入世界市场
C.推动英国机器制造业的快速发展
D.保护跨越大西洋的黑人奴隶贸易
解析:选A 17世纪,荷兰是世界头号贸易强国,伴随着英国实力的逐渐增强,英国开始夺取贸易优势和抢占殖民地,其首要竞争对手就是荷兰,故A项正确。
4.马克思就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曾指出:“问题并不在于英国是否有权利来征服印度,而在于印度被不列颠人征服是否要比被土耳其人、波斯人或俄国人征服好些。”下列观点最切合马克思这一论述的是( )
A.英国有权利征服印度
B.英国侵略印度具有双重作用
C.先进文明侵略落后文明值得肯定
D.落后文明难以征服先进文明
解析:选B 英国侵略印度,从史观角度分析,是先进文明对落后文明的一种侵略,但客观上又把先进的生产方式和先进的生产经验等带到落后的地区,刺激了其发展,故选B项。
5.下图是“早期(17世纪上半叶止)三角贸易示意图”,航程①所载的货物最有可能是( )
课时跟踪检测(二)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有史学家说:“(春秋战国时期)完全的、自由的土地所有权,不仅意味着毫无阻碍和毫无限制地占有土地的可能性,且也意味着把它出让的可能性。”此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 )
A.手工业的发展 B.铁器和牛耕的使用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解析:选B 从材料可以看出春秋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制出现且可以买卖,其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故正确答案为B项。
2.据史料记载,魏初“州郡之民,或因年俭流移,弃卖田宅,漂居异乡,事涉数世”,后来却纷纷“返旧墟”。这最有可能是由于( )
A.实行初税亩 B.颁行了均田令
C.废除土地买卖禁令 D.政府允许农民购买份地
解析:选B 北魏开始实行的均田制,限制了土地兼并,缓和了社会矛盾,稳定了社会秩序。
3.南宋士大夫袁采在其家训《袁氏世训》中强调:“人有田园山地,界至不可不分明。”这从根本上反映出宋代( )
A.政府重视对土地兼并的抑制
B.封建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
C.土地商品化的趋势非常严重
D.租佃关系占据主导地位
解析:选B “田园山地,界至不可不分明”反映了袁采的土地私有观念,从本质上反映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故选B项。
4.(宋神宗)土豪大姓,诸色人就耕淮南,开垦荒闲土地归官庄者,岁收谷麦两熟,欲只理一熟。如稻田又种麦,仍只理稻,其麦佃户得收(《宋会要辑稿》食货六三)。这表明政府意在( )
A.增加财政收入 B.提高土地的有效利用率
C.增加粮食产量 D.提高佃农生产的积极性
解析:选D 由材料中“开垦荒闲土地”“只理稻”“其麦佃户得收”可以看出荒地开垦增加了粮食产量,提高了佃农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5.《汉书•食货志》载:“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这段话主要反映了( )
A.土地兼并的危害性 B.小农经济的封闭性
C.自给自足的落后性 D.土地私有的合理性
解析:选A “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反映出汉朝土地兼并的危害性,故A项正确。
6.《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中记载:“农无田者,受田于人,名为佃户;无力受田者,名为雇工。”对该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
A.最早可能开始于西周时期的井田制
B.体现古代农耕经济的主要特征
C.土地兼并是形成该现象的重要原因
D.租佃现象阻碍了社会经济发展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邓小平指出:“海南岛和台湾的面积差不多,那里有许多资源,有富铁矿,有石油天然气,还有橡胶和别的热带、亚热带作物。海南岛好好发展起来,是很了不起的。”由此可见,把海南设为经济特区主要是因为( )
A.海南最适宜于做经济特区
B.海南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
C.探索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
D.海南经济在全国比较发达
解析:选B “海南岛和台湾的面积差不多,那里有许多资源,有……好好发展起来,是很了不起的”可见海南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故B项正确。
2.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长江三角洲属于( )
A.经济特区 B.沿海经济开发区
C.沿海开放城市 D.沿江开放城镇
解析:选B 长江三角洲属于属于沿海经济开发区,故B项正确。
3.20世纪90年代,中国对外开放的重点和标志是( )
A.设置海南经济特区 B.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C.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D.开放内地各省会城市
解析:选B 1988年设置海南经济特区,故A项错误;20世纪90年代,中国对外开放的重点和标志是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故B项正确;1991年,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开放内地各省会城市发生在1992年,但这都不是开放的重点,故C、D两项错误。
4.199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同意上海市加快浦东地区的开发,在浦东实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某些经济特区的政策。这一决定是( )
A.拉开设立经济开放区的序幕
B.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决策
C.上海合作组织正式成立的标志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标志
解析:选B 为了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中共中央决定以浦东开发为龙头带动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的开发开放,故B项正确。
5.过去上海有句谚语:“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这种情形在浦东开发后得到彻底改观,浦东新区成为上海新兴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浦东的崛起主要得益于( )
A.上海独特的地理优势 B.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C.改革开放政策 D.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解析:选C 1990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长远战略着眼,做出开放上海浦东地区的决策,浦东的开发开放,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
6.1984年邓小平讲到:“除现在的特区之外,可以考虑再开放几个港口城市,如大连、青岛。这些地方不叫特区,但可以实行特区的某些政策。”与此相关的重大决策是( )
A.设立沿海开放城市 B.设立沿海经济开发区
C.设立海南经济特区 D.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解析:选A 注意时间“1984年”,设立沿海开放城市是1984年,故A项正确。
7.邓小平曾说,如果当初搞经济特区时加上上海,“现在长江三角洲,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改革开放的局面,都会不一样”。当时没有把上海列为经济特区,主要是基于( )
①改革初期摸索中的谨慎 ②经济改革国际阻力太大 ③上海自身经济基础薄弱 ④国人思想解放程度不足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