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巴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7题,约5700字。
1.考古工作者在河南辉县琉璃阁发掘了一座春秋时期的诸侯墓,出土了只有周天子才能使用的九鼎。这反映了
A.宗法制度的瓦解 B.分封制度的崩溃 C.等级制度的颠覆 D.礼乐制度的破坏
2.据史书记载:秦朝某官吏“纠弹为之责,私言于始皇,百官甚畏之。”史籍称之为“风霜之吏”。此官职应是
A.丛相 B.太尉 C.御史大夫 D.郡守
3.自秦汉至宋元,中国政治制度变革的总体趋势是
A.地方政府的自主性逐渐被削弱 B.国家行政权逐渐转移到君主手中
C.宰相逐渐退出权力中心 D.世卿禄的贵族政治逐渐被打破
4.《左传》记载晋国大夫赵简子规定:“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授冠戴爵,进入仕途),人臣隶圉免(服杂役的各类奴隶因战功可成自由民)”。这一现象
A.促进了社会关系的调整 B.是新的生产方式得以确立的表现
C.是军功爵制实行的开端 D.说明郡辖县的行政建制日趋普遍
5.《本草纲目》中有“玉蜀黍(玉米)种出西土,种者亦罕”的记载;乾隆二十三年的记载有“玉蜀黍,俗名玉米,……此种近时楚中遍艺之”。玉米种植情况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饮食结构的变化 B.人口增长的需求
C.新航路的开辟 D.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6.下列古代出现的商业现象,按照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私商成为商人的主体 ②流通领域出现纸币
③实行“工商食官”政策 ④大量商业市镇兴起
A.②③①④ B.①②③④ C.③①④② D.③①②④
7.《史记》记载,西汉前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这反映了当时
A.义利观发生根本改变 B. 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
C.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D.地方豪强势力控制了郡县
8.“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者也”。东汉时的这一说法反映出当时
A.礼制观念淡化 B.儒法两家结合加深 C.崇尚法家思想 D.儒学独尊地位动摇
9.东西方先哲的思想,有的倾向哲理思辨,有的倾向实际功利。其中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精神的是
①墨家学派的诉求 ②王阳明心学的主旨 ③智者学派的主张 ④启蒙思想家的共同追求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苏格拉底曾说:“我认为,想要得到正确的判断,要根据知识,而不应根据多数。”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苏格拉底批判雅典民主制的弊端 B.苏格拉底认为知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C.苏格拉底反对雅典民主制度 D.苏格拉底认为知识即美德
11.有学者认为:“没有伊丽莎白时代(1558一603年)的中兴和辉煌,英国要成为世界上首次资产阶级革命和首次工业革命的发祥地,是难以想象的。”在下列英国创造的所谓“中兴和辉煌”中,属于伊丽莎白时代的是
A.确立了海上霸主地位 B.产生了早期启蒙思想
C.打败了西班牙殖民帝国 D.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12. 1698年,一位西班牙外交官说:“若没有议会的参与,英国国王的条约只不过是一纸空文”。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国王行政权丧失 B.英国进入法制社会 C.责任内阁制形成 D.议会主权地位强化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