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二上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5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7/9/11 12:01:0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获取中 总计:获取中
  • 下载点数: 获取中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8题,约14830字,有答案解析。

  安徽省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
  1. 如图为汉画像石中的《周公辅佐成王图》(左三为周公,左四为成王).对该图历史内涵的解读与历史事实基本符合的是
  A.四方诸侯来朝,反映了成王时期中央集权制度形成     
  B.成王地位至尊,说明成王时初步实现了权力的集中
  C.成王厉行分封,诸侯对周天子的义务必须严格履行     
  D.成王勤政爱民,统治者的品行成为权利之间的纽带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根据分封制的特点,西周时期尚未形成中央集权制度,周王未能实现权力的集中,故排除AB项;在分封制下,各诸侯要严格履行对周天子的义务,故C项符合;西周时期维护统治者之间的纽带是血缘关系,而不是品行,故D排除; 故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
  2. 东周以前,“言姓者本于五帝,见于春秋者得二十有二”;而在《孟子》一书中“百姓”一词共出现了十九次,而其中只有一次是指贵族,其他十八次均指平民布衣。这一变化从本质上反映了(  )
  A.贵族逐渐平民化 B.姓氏逐渐普及化  C.宗法制逐渐瓦解  D.社会逐渐平等化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中国古代的宗法制的认识和理解,旨在考查解读材料、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材料反映了百姓一词含义在东周前后的变化;东周以前,百姓多指贵族、帝族;东周后,百姓多指平民布衣。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宗法制的逐渐瓦解,C符合事实和题意,正确;A项只是材料反映的现象;BD两项说法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故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
  3. 历史学家许倬云说:“春秋以后,战国时代虽然征伐不已,七强之间几乎已无复华夏蛮夷的区别。最后,秦统一天下,不仅因其武力的征伐,更因孟子所谓‘天下定于一’的观念,已为统一奠定了基础。”据此,秦统一天下的基础可以概括为(  )
  A.华夷观念淡化  B.武力征伐影响   C.儒家思想主张  D.文化心理认同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秦的统一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全面解读材料的能力。由材料信息“无复华夏蛮夷的区别”、“武力的征伐”和“‘天下定于一’的观念”“为统一奠定了基础”可知 秦统一天下的基础可以概括为文化心理的认同,故选D;材料意思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征伐不排除华夏蛮夷的地理界限,但没有说华夷观念淡化 ,排除A;武力征伐是秦统一的军事条件,排除B;儒家思想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况且儒家思想不适应春秋战国时期的富国强兵的需要,排除C。故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秦统一天下。
  4. “从理论上讲,秦汉以后的皇帝跟西周和西周之前的王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不是天下的共主而是独主,是国家所有人唯一的君主。”材料中“共主”到“独主”的变化反映了(   )
  A.集体统治到君主专制的转变
  B.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过渡
  C.诸侯割据到国家统一的实现
  D.地方分权到中央集权的建立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