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卷(解析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6题,约15180字,有答案解析。
2016-2017学年湖北省宜昌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1、汉代董仲舒将日食等自然界的灾异现象与君主的作为联系起来,君主也常以罪己方式来应对灾异。到了清代,出现日食时则要求官员到礼部集合,长跪至日食结束,否则被皇帝训斥。这反映出( )
A、“天人感应”的意图被曲解
B、皇帝推卸政治责任
C、“敬天”传统受统治者重视
D、君主专制得到强化
2、明万历以后,江南工商业市镇之间的最大距离,一般不超过农家一日舟行往返足以完成买卖的路程。还有距离更近的,如苏州府吴江县,在明末平均约每乡3个市镇,彼此不过数里之遥。材料说明当时的江南地区( )
A、水路交通发达
B、苏州府成为地区经济中心
C、市镇经济开始兴起
D、农村商品化生产程度较高
3、清末民初社会生活的新变化主要出现于沿海城市,极少出现于内地农村。即使是城市,也是变与不变并存,新与旧杂糅……如果只说“黄土地沉沦”,或者只说“蓝色文明”都有失偏颇。这一现象客观反映出( )
A、近代政治运动的发展
B、民众社会生活的改善
C、自然经济的完全解体
D、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
4、孟子说:“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下列观点中与上述思想一致的是( )
A、“千万世之前,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
B、“人生有好恶,故民可治也;人情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
C、“是故欲人之爱己也,则必先爱人;欲人之敬己也,则必先敬人。”
D、“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
5、1886年,驻厦门的英国领事在报告中提到:曾经询问下层中国人不穿洋布而穿土布的原因,有中国人说穷人穿土布衣服,因为这种衣服比洋布耐穿三到五倍,还因为穿了它在冬天暖和很多。这从侧面反映了当时( )
A、列强在中国商品销售下降
B、中国人服饰思想观念守旧
C、中国近代化的速度较缓慢
D、洋货并没有冲击自然经济
6、1890年由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官办制铁企业,产品不仅畅销国内,而且还出口到日本、美国、泰国等地,被西方人视“中国觉醒”的标志。“中国觉醒”的主要含义应是( )
A、洋务派开始在实践上向西方学习
B、政府意识到发展工业的必要性
C、在民族土壤中植入工业文明的因素
D、发展工业与抵制外来侵略并举
7、维新变法时期,谭嗣同提出侧重“冲绝网罗”,抨击“纲常礼教”;新文化运动时期,激进知识分子也对“纲常礼教”予以猛烈抨击。这反映了先进中国人( )
A、倡导思想解放推动社会变革
B、抨击封建道德推动民主革命
C、利用传统思想进行社会改良
D、倡导民主共和反对专制统治
8、在1925年毛泽东在一首词中写到“……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这一时期,毛泽东“激扬文字”主要表现在( )
A、写出《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B、写出《井冈山的斗争》和《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C、发表《论持久战》和《新民主主义论》
D、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和《论十大关系》
9、1962年,溥仪自述:“我曾经做了四次皇帝。第一次是三岁时继承先人的皇位。第二次是1917年,张勋在北京复辟,拥戴我做了十天的皇帝。第三次是1932年,日本人在东北把我扶上了伪满洲国皇位,这一幕在1945年结束。第四次当皇帝,是在前年。我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获得了选举和被选举的全部权利。现在我同其他中国人民一样,是一个‘集体皇帝’”。该材料可以说明( )
A、溥仪参加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溥仪的帝王观念没有真正改变
C、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广泛的民主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到落实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