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市2016-2017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7题,约6980字。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高二历史
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列出的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王国维说:“中国政治之变革, 莫剧于殷、周之际。”“殷、周之际”的政治变革是
A.从“公天下”到“家天下” B.从民主禅让到王位世袭
C.从方国联盟到封邦建国 D.从列国纷争到中央集权
2.白寿彝对宗法分封制曾作如此评价:“从政治上讲,一国无二君;从宗法上讲,一庙无二祭主”。这表明宗法分封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A.家国同构 B.神权统治
C.等级森严 D.中央集权
3.西周时期出现我国第一次城市建设高潮, 并确立了天子都城十二里(边长4.3公里)、公国都城九里(边长3.2公里)、侯伯国都城七里(边长2.5公里)、子男都城五里(边长1.7公里)的都城建制。以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都城规模的差异体现出各国经济实力的不平衡
B.周王室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一整套集权机制
C.城市建制的确立反映了西周等级分封的特征
D.确定了以宫殿、庙坛为中心的传统都城的建制
4.《左传》记载,晋国赵鞅率军与郑国交战于铁,临战发表誓词:“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这反映出当时晋国
A.分封制度受到冲击 B.郡县制度全面推行
C.宗法等级秩序变动 D.国家政权趋向松散
5.古代把皇帝成为“陛下”。“陛”本意指宫殿的台阶,后来特指皇帝座前的台阶。臣民要同皇帝说话,常常要通过站在“陛下”的侍卫转达。“陛下”称谓的由来反映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突出特征是
A.封建等级制度森严 B.专制皇权不可逾越
C.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D.皇帝安全是国家政治大事
6.先秦时期的官阶,一般以天子授予的爵位来称呼,往往是依据血缘关系亲疏,与分封制、宗法制互为表里,但到了秦汉时期则用“若干石”称呼,如郡守是2000石,则习惯上称作“二千石长史”。这一变化说明
A.宗法观念消亡 B.官僚体制确立
C.粮食产量剧增 D.爵位制度废除
7.秦始皇曾采用战国时期阴阳家的终始五德说。该学说认为,各个相袭的朝代以土、木、金、
火、水等五德的顺序进行统治,周而复始。秦得水德,水德尚黑,所以秦的礼服旌旗等都用黑色。这实际上反映出,秦代采用终始五德说旨在
A.宣扬以德治国 B.辩护政治法统
C.推动经济交流 D.加强民族融合
8.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春正月,诏曰:“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诸侯王请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这一举措
A.导致了七国之乱 B.形成郡国并行制度
C.削弱了王国势力 D.形成藩镇割据局面
9.西汉设立内外朝,尚书权力发展,东汉尚书权力进一步扩大,到魏晋时成为宰相机构,再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