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内蒙古包头市高考模拟历史试题(一)(解析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17题,约9620字。
2017年内蒙古包头市高考模拟历史试题(一)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1276年云南行中书省政权机构设置于昆明后,逐渐形成以滇池地区为重心、以国家组织的屯田为主要形式的云南开发格局。明朝建立后,在30万军队人滇的基础上实行了卫所制。卫所既是戍边的军事单位,又是生产单位。卫所屯田成为明朝云南农业开发的主体形式。以上现象从根本上反映了( )
A. 中央集权制度框架下的经济开发进程 B. 少数民族地区行政体系的完备
C. 军屯生产在古代农业体系的主体地位 D. 云南地区农业开发的历史进程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云南行中书省以滇池地区为重心、以国家组织的屯田为主要形式的云南开发格局以及卫所屯田成为明朝云南农业开发的主体形式,反映了中央集权制度框架下的经济开发进程,故A项正确。BCD项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排除。
2. 有学者在谈到唐初的经济政策时,认为唐初不仅轻徭薄赋,更侧重为民制产,通过国家的计划分配,使社会下层能够享受基本水准以上的生活。能够体现这一观点的政策是( )
A. 重农抑商 B. 均田制 C. 三长制 D. 方田均税法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重农抑商政策是战国时期兴起,鼓励小农经济抑制商业发展为出发点,与侧重为民制产并不相关,故A项错误;均田制是立足抑制土地兼并,把国家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与材料中“为民制产,通过国家的计划分配”,故B项正确;三长制是中国北魏中后期开始实行的一种基层政权组织制度,三长的职责是检查户口,征收租调,征发兵役与徭役。与材料主旨无关,故C项错误;方田均税法首创为北宋,最早称"千步方田法",在王安石变法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3. 王夫之认为“治有治之理,乱有乱之理,存有存之理,亡有亡之理”;“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占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这表明他( )
A. 强调郡县制存在有其必然性 B. 通过理学解释治乱兴衰
C. 意识到郡县制改革的迫切性 D. 利用盛衰论谴告统治者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占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说明郡县制的存在有其必然性,故C项正确。A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王夫之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故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中没有提到盛衰论,故D项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郡县制
4. “在中国文化史上,小说、戏曲等内部隐藏着反叛理性的思想意识与文化诉求,因而往往游离于主体意识形态之外。”这是因为小说和戏曲
A. 以反对宋明理学为宗旨 B. 都蕴含了反封建的精神
C. 反映了市民阶层的要求 D. 体现了民主意识的觉醒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小说、戏曲等内部隐藏着反叛理性的思想意识与文化诉求,因而往往游离于主体意识形态之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小说和戏曲反映了市民阶层的要求,因此往往游离于主体意识形态之外,故C正确。小说、戏曲不是以反对宋明理学为宗旨,故A排除。都蕴含了反封建的精神,过于绝对,故B排除。古代中国小说、戏曲没有体现民主意识的觉醒,故D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辉煌灿烂的文学•小说、戏曲特点
5. 辛亥革命爆发后,美国《纽约时报》发表了一系列新闻报道和人物专访,下列报道中对中国的预测符合民国初年历史的是( )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