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2017年高考历史适应性试卷(三)(解析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17小题,约15950字。
福建省泉州市2017年高考历史适应性试卷(三)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
1.“三代”姓氏分而为二。“姓”源于母系氏族,多带“女”旁。“氏”主要源于各级贵族的分封。秦汉以来,原来的“氏”大多转化为“姓”,姓氏合而为一。此后“氏”通常指女子娘家姓,称为“某氏”,男子反而不称“氏”。这一变化反映( )
A.传统的分封制和宗法制崩溃 B.女权社会为男权社会所取代
C.民族大融合促进姓氏的发展 D.国家的统一使姓氏走向规范
2.如表为汉代各农耕区的劳动生产率比较表
农耕区域 年人均耕田数 平均亩产量 粮食总收入量
南方农耕区 23小亩 1.37石 32石
中原农耕区 30小亩 1.5石 45石
西北屯垦区 74小亩 0.4石 29石
此表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人多地少制约南方经济发展 B.西北与南方生产力水平相近
C.中原地区精耕细作技术领先 D.地理环境决定农业生产水平
3.唐代女服的主要特征为风华美丽、不拘一格、个性突出,宋代女服一反唐代时的绚丽开放,呈现一种内敛拘谨而又不乏淡雅精致的风格。这一变化反映( )
A.理学的道德观念日渐普遍化 B.宋代治国理念发生根本变化
C.商品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 D.工商市民阶层日益发展壮大
4.清朝徽商开办的“胡开文墨庄”采用前店后坊的经营方式,店面朝街,内部布局为三合院混合楼房、平房,为制墨作坊。到第四代传人胡贞观时,胡开文老店已经拥有管事、副管事、雕工、模工、墨工等各类雇工百余人,年产墨数万斤。这说明当时( )
A.资本主义雇佣关系开始出现 B.徽商经营方式深受西方影响
C.商业资本渗入生产领域增多 D.徽州坊市制度残余依然存在
5.洪仁玕《资政新篇》建议:“兴各省新闻官。其官有职无权,性品诚实不阿者。官职不受众官节制,亦不节制众官,即赏罚亦不准众官褒贬。专收十八省及万方新闻篇有招牌图记者,以资圣鉴,则奸者股栗存诚,忠者清心可表,于是一念之善,一念之恶,难逃人心公议矣。”这反映了( )
A.通过舆论强化对官员的监督 B.允许民间新闻出版的自由
C.开创中国人自办报刊的先河 D.体现分权制衡的民主思想
6.1902年,梁启超写文章分辨了中国儒学“仁政”与西方近代“自由”的区别,认为“以孔孟之贤,其仁政之说,不能禁暴君贼臣之鱼肉人民”,是因为“治人者有权,而治于人者无权”,强调“仁政”已经完全过时,应被“自由”取代。这表明梁启超( )
A.反思和批判传统文化 B.为维新变法制造舆论
C.根本否定了儒家思想 D.主张推翻君主制度
7.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曾表明抗战不是一年半载可以了解之事,必须“抱定三年五年如一日的精神……铲除短期得失之念,不致因小胜而浮,因小败而丧气”。“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不但不在南京,抑且不在各大城市,而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这表明(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B.全面抗战路线成为国共的共识
C.国民党放弃了片面抗战路线
D.国共抗战策略有一定的一致性
8.1957 年,全国农业总产值536.7 亿元,比 1952 年的 417 亿元,增长24.8%,平均每年递增 4.5%.粮食总产量19505万吨,比 1952 年的16392万吨增长19%,平均每年递增3.5%.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国家优先发展农业 B.农民拥有土地所有权
C.农民生产自主权扩大 D.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
9.《十二铜表法》第七表规定,“凡在自己的土地和邻地之间筑篱笆的,不得越过自己土地的界线”,“橡树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这一规定( )
A.强化了物权的归属 B.注重规范公民的行为
C.协调了邻里的关系 D.稳定罗马帝国的统治
10.某一时期英国的伦理文化开始强调创造力、积极进取、讲求自我奋斗。在这种伦理文化看来,人的命运不是上帝预先安排,而是由自己把握的。通过为社会生产有价值的产品来增加个人的财富,提升社会地位成为一条实现个人人生价值的捷径。这一时期应该是( )
A.文艺复兴时期 B.工业革命时期 C.光荣革命前后 D.启蒙运动时期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