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
教案.docx
课件.ppt
课件共43张,教案约3470字。
第1课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
教学目标:
知道诸子百家中的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代表人物及他们的主要观点。
了解孔子、孟子与荀子对儒家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贡献;培养材料阅读能力,归纳思想家的主要观点。
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意义。
知道董仲舒新儒学的主要思想,理解董仲舒的新儒学是为了适应汉武帝在政治上和思想上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把诸子百家中的道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具有时代特色。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孔子、孟子、荀子的主要观点,了解儒家思想的形成;了解董仲舒新儒学的主要观点,以及儒学在西汉成为正统思想。
难点:本课涉及多位思想家的观点,不仅内容多,而且比较难以理解
教学过程:
从单元标题“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单元概述导入本课的学习。
李泽厚先生曾说:“即使广大农民并不读孔子的书,甚至不知孔子其人,但沉浸和积淀在他们的行为规范、观念模式、思维方法等意识和无意识底层的,主要仍是孔子和儒家的东西。”由此看来,儒家文化已渗透到中国人思维意识的深层,体现于中国人的言谈举止之中。因此,现实生活中的很多现象与儒家思想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提问: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是什么思想?(儒家思想)
中国的思想文化源远流长,蓄积深厚。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对今日中国和今日世界都有深远影响。
展示图片:“奥运开幕式”和“国学热”。
本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可以说是一部儒学简史。在第1课中,我们将学习儒家思想的形成和正统地位的确立;第2课学习儒学的变异——“宋明理学”;第3课学习儒学的新发展——“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
讲授新课
对照课程标准的要求阅读教材内容:
内容标准本课内容
知道诸子百家,掌握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意义一、百家争鸣
(含义、原因、流派、意义)
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学派的形成二、儒家思想的形成
(儒家思想以及其他流派思想)
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三、董仲舒的新儒学和“罢黜百家”
中国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当然也包括儒家思想的形成,都要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一、“百家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