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ppt23(3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课标版 / 高中课件 / 必修三课件
  • 文件类型: doc, ppt
  • 资源大小: 3.46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7/2/12 12:05:4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资源提供: zzzysc [资源集]
  • 下载情况: 本月:获取中 总计:获取中
  • 下载点数: 获取中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查看预览图

\人教新课标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3单元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课件+教案+同步训练)
高二历史必修三第3单元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教案.doc
高二历史必修三第3单元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共56张ppt).ppt
高二历史必修三第3单元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同步训练).doc
共1个课件,1份教案,1份习题。
  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教案】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掌握中国古代科技进步的基础知识,特别是纸、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的发明。
  (2)认识古代中国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3)对比中国四大发明在中国和西方发挥的作用,思考其不同的原因,并从中分析中国古代科技在16世纪后逐渐滞后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
  (1)学生课前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分组收集、整理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相关材料,并在课堂上相互交流,从而对中国古代科技的成就形成初步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和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和对世界做出的巨大贡献。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增强爱国主义情操。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2)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养成崇尚科学的精神,坚定科学的思想。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主要从四大发明,数学,天文学,历法和农学以及医学五个方面的典型事例向学生介绍了古代中国几千年的科技成就。内容相对来说比较独立,与教材前后两个单元关系不大,与本单元的其他课程联系也不深。但是由于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对推动世界文明向前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所以本课的学习对于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具有重大意义。
  【重点难点】
  1、重点:古代中国的伟大科技成就。
  2、难点:古代中国伟大科技发明发现的方法与精神。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用两位英美科学家对古代中国的科技的崇高评价导入新课。
  一、四大发明
  高二历史必修三第3单元第8课《中国古代的发明和发现》(带解析)
  一、选择题(共10个小题)
  1. 《韩非子》载:“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鬼谷子》载:“郑(国)人之取玉也,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也。”(注:朝夕——东西方向;惑——迷失方向)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春秋战国时期指南针技术十分成熟
  B、战国时期使用司南辨别方向
  C、这是司南技术用于航海的最早记载
  D、《韩非子》等不是科技著作,无参考价值
  2. 西汉太中大夫东方朔撰文上呈汉武帝,所用竹简需两人抬进宫。以后改变携书不便现象首先得益于发明了()
  A、造纸技术
  B、雕版印刷
  C、制墨技术
  D、活字印刷
  3. 15世纪时梵蒂冈一个图书管理员说:“过去稀有而索价上百金币的书籍,现在只要二十金币。”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主要是(     )
  A、雕版印刷术的传播
  B、活字印刷术的传播
  C、造纸术的传播
  D、经济文化的交流
  4. 欧阳修上疏说:“京城近有雕印文集二十卷,名为《宋文》者,多是当今议论时政之言……详其语言,不可流布,而雕印之人,不知事体,窃恐流布渐广,传之虏中,大于朝廷不便……(请)今后如有不经官司详令,妄行雕印文集,并不得货卖。”这反映了()
  A、宋代活字印刷开始普及
  B、书籍出版业受到政府的有效管理
  C、北宋与契丹间关系紧张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