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武邑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周考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8题,约5220字。
一、客观题
01.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
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削弱六部的权限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02.明末冯元飙说;“(阁臣)夫中外之责,孰大于票拟?有汉、唐宰相之名而更代天言……柄用专且重者莫如今日。”反映出明末内阁()
A.控制了国家决策大权B.上升为法定的行政中枢
C.权力和地位日益提高D.阁臣专权超过汉唐宰相
03. “将留声机器所传之声按字誊出的写字机器”,这是梁启超对中国古代某一机构的比喻。这一机构是()
A.汉朝的“中朝”B.宋朝的中书门下C.明朝的内阁D.清朝的军机处
04. 明代内阁首辅张居正在政治上有很大的建树,但当时的清议并不讲他的好话,认为他是一个权臣,质疑他行使权力的正义性。这种质疑是基于()
A.中央集权程度加强B.内阁首辅越权理政
C.内阁首辅的执政能力D.朝臣们的深深嫉妒
05.明朝永乐帝时设立了内阁制,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英国“光荣革命”之后,国王威廉三世逐渐以内阁代替枢密院,成立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下面关于两国内阁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阁制的形成标志着两国的皇权(王权)得到空前强化
B.内阁己经成为两国最高权力的象征
C.明朝的内阁长官称垂相,英国的内阁长官称首相
D.明朝内阁是君主专制加强的结果.英国内阁是君主立宪的象征
06.据史书记载:明代内阁大学士通过“面对”、“密揭”、“票拟”等形式参与中枢决策,因而阁权在国家权力运作机制中,体现出一定程度的决策权。当这种决策权得到皇权支持和批准后,就可以影响甚至左右政局的发展。这种现象体现了()
A.内阁大臣地位很高却无权B.内阁大学士与皇帝共同决策
C.阁臣利用专制皇权的效能D.内阁大臣延续历代宰相职权
07.《清史稿》感叹说:“任军机者,白亲王外,其领袖者必大学士(内阁成员),虽唐、元三公(唐设置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为正一品,宋元基本仿此制)尚不及也。”这表明清代()
A.军机大臣拥有一定决策权B.军机大臣品级不断提高
C.军机处获得内阁的控制权D.亲王与大学士彼此牵制
08.在清朝145个出任军机大臣的人当中,满人有72人,汉人有64人,另有3个汉军旗人,6个蒙古人。在军机大臣之下是32个章京——16个汉人和1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