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14 级高三第一学期第二学段考试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2道小题,约7290字。
天水市一中 2014 级高三第一学期第二学段考试试题
历 史
第 I 卷 选择题(共 60 分)
一、选择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
1.明代文学家冯梦龙在《太平广记钞》中写到“不若人生一男一女,永无增减。若二男二女,每生加一倍,日增不减,何意养之?”,该材料体现了 ( )
A.小农经济下“多子多福”的生育观念 B.明朝时期已经有了计划生育思想的萌芽
C.冯梦龙受到道家“小国寡民”思想的影响 D.明朝时期中国出现了严重的人口膨胀现象
2.马克思指出:“数百万(小农)家庭„„的生活方式、利益和教育程度„„就这一点而言,他
们是一个阶级。而各个小农彼此间只存在地域的联系,他们利益的同一性并不使他们彼此间形成共同关系,形成全国性的联系,形成自己的政治组织,就这一点而言,他们又不是一个阶级。”
马克思在这里想要说明的是 ( )
A.小农经济的分散性特点 B.小农不能划分到阶级中
C.小农国家意识比较淡薄 D.小农应当建立政治组织
3.《关于秦汉农业的若干问题》一文中写道:战国初期,粮食产量每亩只有一石半左右(合今
1.0517 石),而西汉时,据农学家氾胜之讲,在某些地方“中田亩十三石(合今 3.76 石),薄
田亩十石(合今 2.89 石)”。这说明 ( )
A.铁犁牛耕技术得到推广 B.精耕细作生产有所发展
C.国家重农政策效果显著 D.小农生产的优越性显现
4.北宋规定,无论是典卖还是绝卖,均需订立买卖合同,合同为一式四份,“一付钱主,一付业
主,一付商税院,一留本县”。至南宋时改为一式两份,即“在法,典田宅者,皆为合同契,钱、
业主各收其一,此天下所通行,常人所共晓。”此材料说明宋代 ( )
A.土地契约制度己比较完善 B.自耕农的数量增多
C.政府对土地控制完全放开 D.庄园经济迅速发展
5.西方学者比较中世纪的中西城市认为:中国城市处于朝廷行政官僚的控制之下,城市在司法
审判上表现出随意性。而欧洲的城市则更为自治和独立。大多数城市都有宪章和民法法典保护公民的法律权利。欧洲城市中的商业影响也要强大得多。而中国城市工商业中,国家起了主导作用
(如盐铁官营)以下作为上述材料的研究主题合适的是 ( )
A.中国封建主义专制集权体制和西方资本主义民主体制的比较
B.中世纪西方的城市化进程快于中国之现象分析
C.中国官营手工商业和西方城市商业发展的对比
D.西方人治和中国法制观念下的中西城市面貌
6.天宝二年(713)韦坚为唐玄宗从南方采办的货物中大多是来自民间作坊的杰作:“若广陵君
(杨州市)船,即于栿背上堆积广陵所出锦、镜、铜器、海味;丹阳郡(江苏镇江)船,即京口绫衫缎;晋陵郡(江苏常州)船„„;会计郡(浙江绍兴)船„„;南海郡(广州)船,„„”
(《旧唐书•韦坚传》)材料表明唐代 ( )
A.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B.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C.形成专业性生产区域 D.家庭手工业得到较大发展
7.《浙江通志》等记载:明万历时嘉善县“纺织为纱,织之为布者,家户习为恒业„„男妇或通
宵不寐”。(松江一带)“田家收获,输官偿息外,未卒岁。庐已空,其衣食全赖此(纺织)矣。”
材料反映出当时江南一些地区 ( )
A.男耕女织的劳动分工格局发生变化 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萌芽
C.官营纺织经济被赶超日益破落衰败 D.政府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8.“士人”是中国古代文人知识分子的统称。西周、春秋时代,“士”在政治上居于卿大夫与庶
民之间,处于贵族的最低层;士大夫的称谓是战国中叶才流行开来的,是指士人与官僚的合二为一;明清之际“士人从商,商人入仕”,是社会结构变动的一大特色。下列关于中国士人阶层的
说法正确的是 ( )
A.“礼贤下士”为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治国搭建了政治舞台
B.明清之际的“士人从商”反映抑商政策转变,等级观念淡化
C.面对鸦片战争失败,当时开明士大夫阶层发动了“自强”运动
D.“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反映了士人阶层的自我修养和社会责任意识
9.明代时,“河间(今属河北)行货之商,皆贩缯、贩粟、贩盐、铁等。贩缯者,至自南京、苏
州、临清;贩粟者,至自卫辉(今属河南),并天津沿河一带;贩铁者,至自沧州、天津;贩木
植者,至自真定;冀诸贩瓷器、漆器之类,至自饶州、徽州。”这表明 ( )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