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学案1
- 资源简介:
约3630字。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
第10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知识结构】
【重点精析】
一、抗日战争时期(1937.7-1945.8)
1. 分期、线索、大事:
(1)战略防御阶段(1937.7-1938.10)。
日:实行速亡中国方针,占我国土,杀我军民。
国:实行积极联共抗日政策和片面抗战路线,在正面战场组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四大会战。本阶段____战场为抗日主战场。
共:①1937.9与国民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②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开辟晋察冀等敌后抗日根据地(即敌后战场)。
(2)战略相持阶段(1938.10-1945)。
日:改变侵华方针,即军事打击共产党,政治诱降国民党。
国:在日本诱降下,汪精卫集团叛国投敌,蒋介石集团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共:①坚持抗战(百团大战、反“扫荡”等),_____战场逐渐成为抗日主战场;
②召开中共七大(1945春,《论联合政府》报告和确立____________为中共指导思想)。
(3)战略反攻阶段(1945年)。
2. 抗日战争特点:
第一次全民族的反侵略战争;双重性质(民族解放战争和反法西斯战争);存在两个抗日战场和两条抗战路线;以弱胜强;持久性……
3. 抗战胜利意义:
(1)国内:抗日战争是百年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为新民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2)国际: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4. 抗战胜利原因: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全民族的团结抗战(根本原因);
(2)两个战场相互配合,共同抗日;
(3)抗日战争是正义战争,得到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和海外华侨的支援。
(填空: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正面敌后毛泽东思想)
二、关于抗战时期的补充问题
1. 抗战时期重大战役一览表。
战役 时间 地点 意图 结果 意义
淞沪会战 1937.8-11(防御阶段) 上海一带 争夺上海南京 日胜 中虽败,但粉碎了日军三月亡华计划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