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ppt11
- 资源简介:
共35张,另有教案及视频素材。
17课《郑和下西洋与戚继光抗倭》教案
课题 17课郑和下西洋与戚继光抗倭 课型 新课 第几
课时
第一稿: 备课组长;
第二稿: 备课组长:
第三稿: 备课组长:
课
时
教
学
目
标
(三维)
1、识记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时间、出发点和最远到达地区;分析郑和成功远航的主要原因;。讲述戚继光抗倭的事迹;分析戚继光抗倭胜利的原因。
2、分析材料,小组合作探讨得出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在教师指导下学会观察《郑和下西洋路线图》和《戚继光抗倭示意图》。
3、从郑和的经历中、戚继光的事迹中,感受伟人的高尚品质。
教学重点与
难点 重点: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
难点: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教学方法
与
手段 自主学习法
小组合作学习
读图识图,从地图中寻找有用信息;
阅读史料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
使
用
教
材
的
构
想 本课教学设计中主要围绕“交往与冲突”这一词设计。重点又放在“交往”——郑和下西洋上。以时间为线索,从明朝前期郑和下西洋——海上辉煌到明朝中后期倭寇骚扰、葡萄牙和荷兰殖民者纷纷入侵——趋向没落,让学生探讨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最后谈谈感悟。课本上内容明确的、学生能理解的教师基本不讲,如郑和下西洋的概况、戚继光抗倭的经过、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的过程等。郑和下西洋的意义作为难点补充材料,通过分析材料归纳其历史意义。通过《戚继光抗倭形势示意图》,观察地图、结合材料认识到倭寇给东南沿海居民带来的危害,由此认识戚继光抗倭的性质和意义,同时补充明朝的海禁政策,为后面分析明朝衰落的原因做好铺垫。荷兰殖民者入侵台湾教材中放到清朝对外关系来讲,在本课教学中我将其挪到冲突中,突显明朝中后期外来入侵已加剧,冲突取代了友好,进而分析原因。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