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三历史一轮教学案:《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和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课标版 / 高中教案 / 高考复习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57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6/6/12 14:51:0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资源提供: hysj168 [资源集]
  • 下载情况: 本月:获取中 总计:获取中
  • 下载点数: 获取中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1800字。

  第十二单元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和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二战后期,美国和苏联以实力确立了两分天下的雅尔塔体制,美国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发动了“冷战”,两极格局逐渐形成。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西欧、日本、中国、第三世界等新兴力量的崛起,整个世界出现了多极化趋势。随着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当今世界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但多极化趋势不断增强。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出两个明显趋势: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二战后,建立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和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贸易体系,适应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世界经济朝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开始朝区域集团化方向发展,出现了欧共体后发展为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等区域性组织。
  随着科技进步、两极格局瓦解及各国对市场经济的认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趋加强。经济全球化作为一把“双刃剑”,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第1讲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轻巧识记——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思维升华——雅尔塔体制、两极格局、“冷战”的关系
  雅尔塔体制奠定了二战后两极格局的框架,两极格局是雅尔塔体制的一个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从属于雅尔塔体制;两极格局下对抗的主要形式是“冷战”,“冷战”促进了两极格局的形成;一般而言,两格格局的结束意味着“冷战”的结束和雅尔塔体制的瓦解。
  辨析比较——两极格局、两大集团、两大阵营
  两极指的是美、苏两极;以美、苏为核心,形成北约、华约两大政治军事集团,标志着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同时,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分别加入两大阵营。
  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亚非拉国家及社会主义的南斯拉夫不属于两大阵营。60年代中苏关系破裂,标志着社会主义阵营开始瓦解。90年代初,东欧剧变、华约解散、苏联解体,两大集团、两大阵营、两极格局不复存在,“冷战”结束。
  [史论术语——填后背诵]
  ①丘吉尔“铁幕”演说、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的出笼,以及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经济互助委员会、华沙条约组织等相继成立,是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具体体现。
  ②美苏冷战导致了两大阵营的对峙,引起国际关系领域一系列矛盾与冲突。美苏冷战打破了以西欧为中心的旧格局,冷战局面下的两极对抗与妥协,为各种力量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机会。
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轻巧识记——欧共体的形成

  辨析比较——结盟与不结盟 
  结盟指两国或多国结成同盟,缔约国一方与缔约国之外的国家发生冲突,同盟各国有支持的义务。新中国成立初期,曾经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缔结盟约,对维护新生政权稳定起到重要作用。60年代,随着中苏关系破裂,中苏同盟已经名存实亡。
  20世纪60年代,为了在美苏争霸格局中保护自己的利益,第三世界国家发起不结盟运动。不结盟也不是消极的中立,而是要积极地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主张用和平共处代替“冷战”,实现全面彻底的裁军。它改变少数大国决定国际事务的局面,冲击两极格局,推动多极化。
  因中苏盟约名义上还存在,中国没有加入不结盟运动,但中国支持不结盟运动。1980年,中苏盟约到期后自动中止,中国正式提出了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思维升华
  20世纪60~80年代国际局势的变化及其原因
  (1)变化:由美苏两极格局到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2)主要原因:
  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竞争与抗衡:欧共体的成立及发展壮大,希望摆脱美国的控制;日本的迅速崛起,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②不结盟运动兴起,加速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崩溃,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要求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③中国的迅速发展,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一支重要的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
  ④美苏争霸的相互削弱。
  [史论术语——填后背诵]
  ①在两极格局下,随着力量对比的变化,世界发展表现出多极化趋势。
  ②欧共体成立后,在经济政治领域展开多方面合作,实力大大增强,冲击了美国的霸权地位和两极格局,成为多极化中的一极。
  ③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兴起,充分体现了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不断发展。
    
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




  轻巧识记——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辨析比较——多极与多个力量中心
  作为世界的“极”,必须具备强大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苏联解体前,美、苏是名符其实的两个“极”。苏联解体后,世界逐步形成美、欧、日、中、俄等多个力量中心,其中美国可算正式的“极”,其它国家只能算“力量中心”,还不满足“极”的条件。因此,目前还不能说是多极世界,只能说是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史论术语——填后背诵]
  ①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随之瓦解,“冷战”结束。
  ②“冷战”结束后,美国试图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中国、俄罗斯、日本、欧盟等政治力量不断壮大,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暂时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
  ③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有利于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
    

  1.有学者认为:1947年6月,帮助欧洲复兴的“马歇尔计划”的提出,在两极格局的行程中起到了更为关键的作用。这主要是因为马歇尔计划(  )
  A.标志着战后两极格局的正式形成
  B.强化西欧与美国的政治经济联系
  C.使战后两大阵营的对峙完全激化
  D.导致美苏由同盟关系转为对抗关系
  解析:选B 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给予西欧国家经济援助的同时,也加强对西欧国家政治上的控制,强化它们的政治经济联系,故B项正确。
  2.下图是一幅关于冷战的讽刺漫画,结合所学判断,对这幅漫画解读正确的是(  )

  A.两极格局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政治发展
  B.两极格局承认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共处与合作
  C.美苏两极处于相对均势及“核恐怖平衡”状态
  D.两极格局孕育着多极化趋势
  解析:选C 漫画反映的是美苏双方不敢轻易使用核武器,体现了美苏势均力敌下的平衡,故C项正确。
  3.20世纪70年代初,英国首相希思认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正在刮起狂风”,在这种情况下,英国不能“听任自己陷于孤立”,否则,“前景的确将是黯淡的”。为此,英国(  )
  A.主动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B.加快谋求加入欧共体的步伐
  C.投票支持中国重返联合国
  D.与美国等西方国家建立北约
  解析:选B “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正在刮起狂风”,指1967年欧共体成立后,冲击了美国的霸权地位,美元贬值,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在此情况下,英国放弃了原来在欧洲的“孤立”政策,准备加入欧共体,故B项正确。
  4.“从某种意义上说,20世纪是从1917年才开始的,到1989年便已经结束了。1989年是20世纪末最具决定性的一刻。”“决定性的一刻”带来的深刻影响是(  )
  A.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   B.两极格局的结束
  C.欧洲迈向政治一体化 D.第三世界的崛起
  解析:选B 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苏联的解体,两极格局瓦解,而“1989年”东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