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试题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有34道题,约6880个字。
嘉兴市第一中学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历史试题卷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2016年4月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现代学者对老子生活的时代有不同主张,胡适等学者认为老子生活在公元前6世纪,早于孔子;钱穆等学者认为老子生活在公元前4世纪前后,晚于孔子。下列关于此问题的叙述最合理的是
A.此问题只能通过发掘老子的墓葬才能解决
B.史载孔子曾问礼于老子,胡适的观点正确
C.研究《老子》的语言风格有助于推测时代
D.应该由国内外学者通过民主表决加以确定
2.《周礼》载:“以本俗六,安万民,一曰媺宫室,二曰族坟墓……”;对“族坟墓”,郑玄注:“族犹类也。同宗者生相近,死相迫。”材料中提到的“族坟墓”
A.维护了贵族间血缘宗法关系B.实现了周朝王权的高度集中
C.反映了分封制度的全面推行D.体现了周人生活的迷信色彩
3.张荫麟的《中国史纲》叙述:“郑始祖为周厉王少子友,宣王时始封,在今陕西华县。幽王之乱,郑友寄家于郐及东虢,因而夺占其地,别建新国。”对此材料分析错误的是
A.受封的郑国国君是周王室的子弟B.郑国是拱卫王室的主要诸侯国
C.郑国的版图在春秋时期发生变化D.幽王时期分封制开始遭到破坏
4.有学者研究《论语》后认为,孔子很少从群体的角度来看仁。该学者进而认为战国时有一位思想家的学说弥补了孔子很少讨论的“群体的仁”。这位思想家最有可能是
A.老子 B.墨子 C.荀子 D.韩非子
5.有学者认为,战国至西汉初,农民的桑麻纺织业、家畜饲养和园艺种植等多种经营的收入,可占农家生产总收入的40%以上。这种观点
A.推翻了对古代抑商政策的固有认识B.否定了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C.深化了对古代中国自然经济的理解D.肯定了战国至汉初私营纺织业的发达
6.《秦律•厩苑律》规定:借用官府的铁制农具,因原器破旧而损坏,农民以文书上报官府即可,官府回收原农具而不令赔偿。这一规定主要说明了
A.秦国力雄厚疆域辽阔 B.秦律规定覆盖面广
C.秦政府鼓励发展农业 D.秦铁农具储备充足
7.汉武帝元封五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代表中央以监察各州,到了东汉末年汉灵帝改为州牧,州牧集所在州行政权、军权、财权于一身。由此可见东汉末年
A.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能力得到加强B.刺史监察地方的职能被弱化
C.君主监察百官的制度被强化D.皇权专制遭遇前所未有挑战
8.察举制在两汉时期历经损益。起初,被举荐的吏、民经皇帝策问后授官;后来,被举荐者需通过朝廷设置的相应科目考试后,才能得到官职。这说明察举制
A.按出身授官不能适应统治需要 B.逐渐被九品中正制取代
C.以考举士成为主要的选拔方式 D.选拔官吏标准趋向客观
9.右图是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出土的简牍(局部),上有“再拜上书太后陛下”等文字。从这一出土简牍可见
A.西汉末年出现了太后秉政的局面
B.简牍中的文字是秦朝的标准字体
C.海昏侯在书法艺术上有很高成就
D.当时可能还未普遍使用书写用纸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