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检测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后,农民隐瞒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的情况较为普遍,这说明( )
A.苏维埃政权得不到农民的拥护
B.工农联盟已经出现严重危机
C.这种政策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
D.小生产者的自私性暴露无遗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规定:农民除保留口粮、种子粮和饲料粮外,其余粮食以极低的价格交售国家,这引起了农民的不满,隐瞒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的情况日益普遍。A、B、D三项与题干材料含义不符。
【答案】 C
2.小说《静静的顿河》中的一位暴动士兵说:“把我们家的粮食全搞走啦,连小石磨都抬走啦,法令上是说这样为劳动人民吗?”士兵的话主要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 )
A.余粮收集制B.企业国有政策
C.粮食税D.义务劳动制
【解析】 材料说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余粮收集制拿走了农民的所有余粮,甚至还包括一部分必需的口粮,引起了农民的强烈不满。
【答案】 A
3.图片是历史事件的鲜活体现,对如图《1921年列宁会见上访农民》所含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农民向列宁汇报前线战况
B.农民向列宁倾诉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严重不满
C.列宁倾听农民对农业集体化的建议
D.列宁听取农民对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看法
【解析】 依据材料中的关键时间“1921年”可以看出,A、C两项均不符合题意,因为此时战争已经结束,农业集体化还没有开始,优先发展重工业是在斯大林执政时开始出现的,排除D;综合分析,只有B项符合题意。
【答案】 B
4.1922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不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
A.政府允许外国资本家经营部分政府无力开发的油田
B.出现了私人开办的中小型企业
C.卢布作为货币在市场上广泛流通
D.农民除保留口粮、种子粮和饲料粮外,将其余全部粮食按国家规定的价格交售给国家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A、B、C三项都是属于新经济政策的内容,而1922年苏俄已经实行了新经济政策,所以主人公有可能看到,D项属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已在1921年被废除。
【答案】 D
5.学者叶书宗说:“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体现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从理论到实践都明显地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材料中“明显地改变”的是( )
A.减少了政府指令性计划指标
B.废弃了工业生产部门管理体制
C.放弃了所有制结构的多元化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