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创新设计高考历史江苏专用二轮专题复习:热点主题专项练(8份打包)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00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6/2/18 12:44:5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获取中 总计:获取中
  • 下载点数: 获取中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主题一 中西方政治文明的演进与创新
  热点主题专项练(一)
  1.(2015•安徽宣城八校联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外路受敕牒以下官,行省注之,然后咨呈都省,乞颁敕牒可也。凡随朝诸有司当受付身者,委都省出之;凡外路诸有司当受付身者,行省出之。如此,则上庑远地而堂陛愈高,都省增崇而天王益重矣。或者以为国家因四远及蛮荆之新附,故立行省以镇之,内不须立也。不知汴梁有省,岂汴梁亦新附之地哉?事在不疑,惟陛下察其可否而行之。
  ——《历代名臣奏议》卷一六二“建官”门引赵天麟奏议
  材料二 孙中山注意到,中国历史是沿着分裂、混乱、统一、专制的圈子反复循环,紧随每一个混乱时期之后的是众多王位争夺者漫长而又无情的争斗,直到最后一个胜出为止。在这个过程中,国家与人民无辜受难,历史模式周而复始的循环着,要打破这一循环和为那些有识之士创造充分的发展空间,就必须以共和制或联邦制来代替君主制。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第20章)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概括元世祖时期赵天麟对行省制度的看法。
  (2)根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所述历史模式的基本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孙中山打破这一历史模式的实践活动。
  (3)根据材料三,说明新中国政治制度发展的趋向。综合上述材料,谈一谈你对政治制度创新的认识。
  解析 第(1)问,据材料一信息从中书省与行省职责等角度谈看法。第(2)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二中孙中山所谈统治模式归纳基本观点;第二小问,从辛亥革命的角度谈实践活动。第(3)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三民主法制建设的“确立”“破坏”“健全”,说明现代中国民主法制建设过程曲折;第二小问,纵观中
  主题五 近现代西方大国的沉浮与近现代的中国梦
  热点主题专项练(五)
  1.(2015•广东华附、广雅、省实、深中四校联考)时移世易,大国兴衰,各领风骚数百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布罗代尔(FernandBraudel)将1350—1650的300年时间,视为“漫长的16世纪”。这一长时段的划分,就是为了对应当时世界经济的火车头——明朝中国(1368—1644)在世界史上的辉煌地位。与此相对应,社会史学家阿瑞吉(GiovanniArrighi)则提出了另一个长时段的分期概念——“漫长的19世纪”(1650—1915),它标志着中国与欧洲之经济社会开始走向分道扬镳的道路,随之而来的就是:中国、亚洲的形象在欧洲中心主义的“世界史叙述中”的全面贬值。
  ——据韩毓海:《重新思考19世纪》
  材料二 在中国,专制君主不持偏见,一年一度举行亲耕礼,以奖掖有用之术;一切官职均经科举获得;只把哲学作为宗教,把文人奉为贵族。看到这样的国家,他们(18世纪法国部分启蒙思想家)叹为观止,心驰神往。
  ——据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
  材料三 如同西班牙漫长的16世纪、荷兰漫长的17世纪、英国漫长的19世纪一样,美国漫长的20世纪进入百年周期的终结阶段。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