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效果检测《古代中国的经济》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1题,约14080字。
专题2 古代中国的经济
一、选择题。
1.分析下面人口简表,导致人口户数剧减的主要原因是()
皇帝纪年 公元纪年 人口户数 人口指数
太祖开宝九年 976年 3090504 100
仁宗庆历八年 1048年 10723695 346
徽宗大观四年 1110年 20882258 676
高宗绍兴三十年 1160年 11375733 368
光宗绍熙四年 1393年 12302873 398
A.政治形势 B.生产力水平
C.社会动荡 D.思想文化
2.唐人写淮北多有“稻垄泻泉声”之类的诗句,北宋仍有“水阔人间熟稻天”的描写。但1678年,河道总督的奏疏已是“田地皆成沙土,止产粟米”,两年后就有人感叹是“沟洫之制,水陆失宜”。淮北农耕变化表明古代农业()
A.注重作物品种选择B.需要政府合理作为
C.重视农田生态保护D.全凭兴修水利工程
3.明初下令迁十四万户富豪到凤阳;后再迁天下富户五千三百户到南京;后又强迫各地富户一万四千三百余户迁到南京。据贝琼《横塘农诗序》说:“三吴巨姓,享农之利而不亲其劳,数年之中,既盈而复,或死或徙,无一存者。”这一做法()
A.动摇了地主土地所有制B.维护了明朝封建统治
C.杜绝了土地兼并现象D.保证了皇室土地所有制
4.康熙三十九年苏州踹匠(又称“踏布匠”)由于包工头克扣工钱罢工将近一年,最后是以清政府的司法介入暂告结束的。康熙五十四年踹匠再次罢工,要用增加的工价,办理普济院、育婴堂,并建立“踹匠会馆”。清政府以“无籍之徒,结党群来,害将叵测”,立石严禁。这反映该历史时期()
A.罢工仅仅以经济目的为主 B.政府执行保护工商业的政策
C.政府立法以管理官营手工业 D.农耕文明中分离出一些变异
5.下图是汉魏时期“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局部)。学者认为这是拉弓射箭时使用的护臂。《史记•天官书》载:“五星分天之中,积于东方,中国利;积于西方,外国用兵者利。”据此,则该织锦()
A.表明中国丝织业技术已登峰造极
B.说明汉魏流行的字体是隶书
C.表达出为军国大事祈求祥瑞的意思
D.体现了孔子“敬鬼神而远之”的思想
6.明代政治人物王世懋在其著述中描绘了景德镇因烧制瓷器而火光烛天的情形,称之为“四时雷电镇”。这被个别历史学者认为是“工业超时代发展的征象”,实际上他是以此来指责“当地居民穿凿地脉,以致没有人登科中举”。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A.政治人物的著述不足以成为史料
B.著述不属于实物资料所以可信度低
C.史料研读须正确理解作者的本意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