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的三民主义》ppt24
- 资源简介:
共48张,教学案约约4610+3820+7030字。
课 题
【创新设计】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四 第1课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教案 人民版必修3
备课日期 课 型 复习课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习,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了解新三民主义提出的时代背景和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过程与方法 学习过程中,要结合时代背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和评价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能够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进行概括和阐释。学习过程中,注意运用自我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式。运用多媒体手段再现历史情境,丰富与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在研究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并实地考察了西方社会后,提出的“振兴中华”的蓝图,它在辛亥革命时期发挥了巨大的理论作用。
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家高举“三民主义”旗帜,组织、发动和领导了一系列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斗争。实现了20世纪中国社会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是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帮助和影响下提出的,较之旧三民主义有了质的飞跃和巨大进步。
教学重点 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作用;辛亥革命时期三民主义的实践;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与旧三民主义相比较,新三民主义有了质的飞跃和巨大的进步?
教学方法 讲授法、问题启发法
教学用具 POWERPOINT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 学 内 容 设计与反思
板书设计:
教 学 内 容
设计与反思
一、复习导入:
回顾: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正式传播于什么时候,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及其活动,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何重大意义?
意义:
(1)使中国人民找到了救国救民的理论武器。
(2)为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义革命的转变,为中共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讲授新课:
……
专题四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一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课程标准] 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一、孙中山首倡三民主义
1.提出: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组建____________,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纲领;后在《民报》发刊词上,又将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的__________,作为革命的指导思想。
2.内容
(1)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以革命暴力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争取实现民族的独立自主。
(2)民权主义的主要内容是“创立民国”,即进行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__________是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
(3)民生主义的主要内容是“平均地权”,是解决土地问题的纲领。
3.意义:三民主义作为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纲领,集中反映了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追求和在中国____________的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愿望,代表了时代前进的方向;三民主义成为鼓舞仁人志士进行革命斗争的理论旗帜,在__________时期发挥了巨大的理论指导作用,对结束封建君主专制、促成中华民国建立和《______________》的颁布起了巨大作用。
二、新三民主义的提出
1.背景:十月革命后,在共产国际和中共的帮助下,孙中山决定吸收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改组国民党。
2.提出:1924年召开的国民党一大,通过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接受了中共反帝反封建的主张,实际上确立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
3.新三民主义的进步性
(1)在民族主义方面,辛亥革命时期的三民主义突出的是“反满”,矛头指向________;新三民主义则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的口号,并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____
……
第1课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课标要求] 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一、孙中山首倡三民主义
1.提出:孙中山在为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所写的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第一次明确解释为“三民主义”。
2.含义
(1)民族主义:以革命暴力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争取实现民族的独立自主。
(2)民权主义: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3)民生主义:平均地权是孙中山用以解决土地问题的纲领。
3.评价
(1)是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纲领。
(2)反映了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追求和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强烈愿望。
(3)反映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愿望。
(4)代表了时代前进的方向。
(5)是鼓舞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斗争的鲜明旗帜。
[关键点拨]三民主义并不完美,民族主义未明确提出反帝的要求,民权主义未将整个地主阶级作为革命对象,民生主义未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二、新三民主义的提出
1.背景
(1)辛亥革命后,多次捍卫民主共和的斗争失败。
(2)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孙中山看到了新希望。
(3)接受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建议,改组国民党,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2.提出:1924年1月召开的国民党一大,对三民主义做出适应时代潮流的新解释。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