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汉中市2016届高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考试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9小题,约8070字。
汉中市2016届高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历 史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3.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0.5mm黑色签字笔
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商朝设卜、巫、史,西周设太史、太祝、太卜、太士等,他们既是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权位显赫。”这反映出商、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政教合一的政治体制 B.形成内外相辅的地方政权体制
C.实行神权与世俗政权相结合的制度 D国家和家族宗法制度密切结合
2.春秋战国到秦朝是我国社会转型期,社会变革剧烈,其中政治制度变化的突出特点是
①实现了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 ②最高统治者实现了权力的集中
③实现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结合 ④实现了贵族君主制向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过渡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
3.“犁耙扫帚扬场掀,碌碡簸箕使牛鞭;筛子抬筐麻袋囤,胶轮条筐和车绊……锄镰锨镢样样有,各种农具要健全。”该农谣反映出古代中国农耕经济怎样的特点
A.精耕细作 B.技术先进
C.家庭经营 D.生产效率高
4.“政治权力型经济在古代中国历史上表现得最为突出,最为典型。”这种经济形式在古代中国的表现有
①“海禁”政策 ②重农抑商 ③盐铁官营 ④政府统一铸造钱币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5.著名哲学、美学家李泽厚说:后代人们,对待儒学由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各取所衡,或夸扬其保守的方面,或强调其合理的因索,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它们,以服务于当时的阶级、时代的需要。于是,有了董仲舒的儒学,有了朱熹的儒学……。董仲舒和朱熹的思想都
A.使儒学和皇权更加充满宗教色彩 B.得到了当朝统治者的推崇
C.提出了一定程度上限制君权的主张 D.进一步稳固了儒学的统治地位
6.当代一位著名学者说:“在我看来,中国人在古代最重要的创造发明一定不在于四大发明。我认为,一个农耕文明,天文历法肯定是它的第一发明;一个人口最多的民族,中医中药肯定是它的第二发明。”该学者强调的是
A.四大发明不具有原创性 B.应该共有六项重要发明
C.重要发明都应该服务于小农经济 D.创造发明的价值关键在于其实用性的大小
7.晚清士大夫联名上书反对议和说:“赔款、割地的各条款是‘五洲所未有之奇闻,三千年所无之变局’,如照此签约,后果必然是‘法人窥粤,英人窥滇,俄人西窥新疆、东窥三省。四夷入侵,各示所欲’。”据此可知,这些反对者
A.顽固地坚守传统政治体制 B. “天朝上国”观念根深蒂固
C.对19世纪末的时局认识较清 D.深刻揭露了清政府的腐朽本质
8.李鸿章在对《开平煤矿招商章程》所作的批示中指出:“摒除官场习气,悉照买卖常规,最为扼要。”这反映了洋务派
A.重视外国资本的引入 B.重视商品生产
C.强调以市场规则经营管理企业 D.反对官员的贪腐
9.有学者说,因辛亥革命,中国人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而是为思考问题、为走路而准备着。这里强调的是辛亥革命
A.提供了可以大胆尝试的民权政治舞台 B.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
C.促进了民主精神以及平等意识的觉醒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