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中学2015-2016学年上期高二第二次精英对抗赛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43题,约10760字。
2015-2016学年上期高二第二次精英对抗赛
历 史 试 题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
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B.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C.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 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
2.“今,生不能致其爱敬,死以奢侈相高,虽无哀戚之心,而厚葬重币者则称以为孝,显名立于世,光荣著于俗,故黎民相慕效,至于发屋卖业。”上述西汉时期厚葬风气尤甚的重要原因是( )
A.西汉诸侯王富可敌国致奢靡攀比 B.西汉统治者的“重农抑商”政策
C.土地私有制盛行导致的兼并恶果 D.当时主流文化及选官制度的影响
3.宋人陆九渊说:“东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西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千百世之上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千百年之下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由此可推知苏格拉底和孔子、朱熹、王阳明思想的相通之处在于探讨( )
A.人类的普遍道德标准问题 B.抽象意义上的哲学理论问题
C.治理国家的基本方法问题 D.对宇宙人生的终极关怀问题
4.荀子说:“故,法不能独立,令不能自行。得其人则存,失其人则亡。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治之原也。故,有君子,则法虽省,足以追矣;无君子,则法虽具,失先后之施,不能应事之变,足以乱矣。”在此,荀子( )
A.认为法律应当由君子制定 B.强调良吏执法的重要性
C.主张在执法时将君子和小人区别对待 D.废除严苛的法律,由君子以德治国
5.《春秋繁露卷一•楚庄王第一》日:“由此观之,正朔(帝王新颁历法)、服色之改,受命应天制礼作乐之异,人心之动也,二者离而复合,所为一也。“该主张的主要目的是( )
A.提出天行有常探究客观规律 B.强调纲常名教维护等级秩序
C.宣扬天人感应加强君主专制 D.主张知行合一重建儒家信仰
6.近代思想家梁启超在《二千五百年儒学概略》中指出:“儒家在北朝时专讲注疏,中唐以后,要把春秋三传,束之高阁……儒家在北朝时,专讲训诂名物,中唐以后主讲明心见性……”梁启超之意是( )
A.心学实际上孕育于中晚唐 B.佛教的兴盛影响了儒学的发展
C.北朝至唐,儒学失去正统思想的地位 D.唐朝时形成“三教合归儒”的现象
7. 朱熹认为,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就是天理,是人性的最高境界。在朱熹看来,人性是根,感情是芽,感情是人生的一种表现,不能没有,但不能泛滥,不要纵情。基于上述材料,朱熹认为作为社会中的人的感情 ( )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