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冀州中学2015-2016年上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三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53题,约11740字。
试卷类型:A卷
2015---2016年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高三历史试题
时间:90分钟 分数: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框。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4.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本卷共50小题。每小题1.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以下是秦朝从中央到地方官僚机构的一幅简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秦朝代表中央负责监察郡县官吏的是( )
A.御史大夫 B.郡守 C.县令 D.监御史
2. 苏轼认为“任人(依靠保举)而不任法,则法简而人重;任法(依靠规则)而不任人,则法繁而人轻。法简而人重,其弊也,请渴公行而威势下移;法繁而人轻,其弊也,人得苟免,而贤不肖均,此古今之通患也。”据此分析实施“任法”制度产生的影响是
A .克服人情干扰,选拔德才兼备者为官 B .能够克服人情干扰与规则约束的矛盾
C .扩大统治墓础,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D .规则过于僵化,难以选拔有才者为官
3. 《明史》记载“居正为政……及史部左侍郎张四维入,恂恂若属史,不敢以僚自处。……诏
尽削居正官秩,夺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谓当剖棺戮死而姑免之”。内阁首辅张
居正的生前死后的不同状况折射出
A.皇权与内阁的矛盾不可调和 B.内阁成为制约皇权的中央机构
C.内阁权力源自于皇帝的旨意 D.内阁首辅演变为事实上的宰相
4.《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并未在国内予以公布颁行,当时连清朝办理“夷务”的官员都
“未见其文”,社会各界对条约具体内容更是缺乏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咸丰帝颁发上谕,准
允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印刷成册,颁发各省。这说明
A.第一批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影响有限 B.闭关锁国体制对不平等条约有抵制作用
C.清政府对条约体制从不接受到逐渐认同 D.列强的侵略促进了清政府政治公正透明
5.颜炳罡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时称其“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系统方案”,“倡导博爱、平等、自由、人权。这些思想观念并没有因(其)失败而消失其影响,相反,更加深入人心”“构成了中国现代化的逻辑起点”。他评价的是
A.新思想的萌发 B.《资政新篇》的提出 C.百日维新 D.辛亥革命
6. 20世纪初北京城流传着这样一个笑话:庚子年的某一天,李中堂(李鸿章)请八国公使参加烛光晚宴,其中有一道名菜——蒸熊掌。八国公使见了美味却还要故作矜持。宾主一落座,李中堂正要说话,突然一阵风吹过,蜡烛全被吹灭,黑暗中传出一声惨叫。过了一会儿,蜡烛重新点燃,只见日本公使趴在桌子上人事不醒,他的右手抓着熊掌,手背上插着七把明晃晃的刀叉。该笑话讽刺了
A.李鸿章代表满清政府大肆出卖国家主权 B.大清帝国已经沦为任人宰割的“熊掌”
C.西方列强在文明友好的幌子下瓜分中国 D.西方列强共同宰割中国,日本贪欲最强烈
7.有学者认为,康有为颠覆了儒家的正统经学史学,这己经预示着后面将有更加猛烈的风潮,不仅包括政治革命,而且包括社会革命和文化革命.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A .维新变法更有利于推进社会进步 B .清王朝的合法性遭到维新派怀疑
C .维新变法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 D .激进变法有助于革命思潮的萌发
8.“今虽新政治之建设,茫乎未有端倪也,而数千年来恶政治之巢穴,为国家进步之一大障碍物者既已拔去,此后改良政治之余地,较前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