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万州二中2015-2016年度上期入学考试高三文科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2小题,约6540字。
万州二中2015—2016年度上期入学考试
高三文科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左传》有云:“昔周公、大(tài)公股肱周室,夹辅成王。成王劳之,而赐之盟,曰:世世子孙无相害也。载在盟府,太师职之。”材料表明
A.周天子建立起绝对权威的统治秩序 B.西周中枢管理机构与蛮夷之间关系
C.西周贵族实行集体统治的基本方式 D.同姓与异姓诸侯权力与义务的差异
2.《礼记•王制》中有西周“田里不鬻(买)”的记载,1975年岐山董家村裘卫诸器出土后,人们在恭王三年(公元前920年)制作的卫禾皿上发现“贮”字,并解释其意为贾、价、租典、特殊的土地易手等。这一变化
A.丰富了对井田制的研究视角 B.质疑《礼记•王制》的真伪
C.进一步证实铁犁牛耕的价值 D.重估宗法分封制的内涵
3.远古姓与氏不同,姓从原始村落或部族名称而来,氏是同姓氏族散居产生的符号。氏以别贵贱,姓以别婚姻。春秋至秦朝,氏与姓已难分辨。造成姓氏不分的主要原因是
A.宗法观念随社会变迁而消亡 B.贵族政治的逐渐没落
C.长期战乱打破民族地域界限 D.社会平等意识的形成
4.清初嘉兴人张履祥设计了这样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今即其遗业,为经画之如左:瘠田十亩,……莫若止种桑三亩、种豆三亩、种竹二亩、种果二亩、池畜鱼、畜羊五六头,以为树桑之本。……竹果之类虽非本务,一劳永逸,五年而享其成利矣。”这一模式体现了
A.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 B.农业生产的专业化趋势
C.自给自足的生产特点 D.农业和手工业协调发展
5.中国古代某一时期形成了“中央→郡→县→乡→亭→里→什→伍→户”的国家治理体系。这一体系有利于
①稳定中央政府的赋税来源 ②削弱郡县长官的行政权
③保障政令畅通和征发兵役 ④促进农民的自由流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6.梁启超曾说:“我想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打破三代以来贵族政治的局面;第三回就是我们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下列最能引起文中“汉朝革命”的举措是
A.实行内外朝制度 B.实行察举制 C.分封同姓王 D.推行刺史制度
7.唐代在两京及州县以上地方置“市”,设“市令”、“丞”,到宋代发展为在京城及地方路府州县置“税务”来管理市场。上述变化反映出宋代政府
A.不再直接监管市场交易 B.垄断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C.摒弃传统重农抑商政策 D.通过征税来直接监管市场
8.右图为大运河的开凿,下列选项与之所起的历史作用最接近的是
A.隋朝创立科举制 B.唐朝设立节度使
C.隋唐确立完善三省六部制 D.元朝设中书省替代三省
9.宋初,中书省长官“中书舍人”除特命外,不再起草诏令,而是由皇帝差遣的“知制诰”(或临时差遣的“权知制诰”)负责起草。这一变化本质上反映了
A.精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