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拉萨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年级(2016届)第七次月考历史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7题,约6410字。
拉萨中学高二年级(2016届)第七次月考历史试卷
命题:审定: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70分)
1.《史记•周本纪》载:“(周)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地名),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土,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子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周)武王这样做主要为了
A.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 B.彻底废除王位世袭制
C.奖赏先代贵族和功臣 D.分封诸侯以巩固统治
2.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这段话体现的是
A.仁政思想B.礼治为先C.礼法并重D.民本思想
3.有人说,权力一旦失去了监督就会泛滥成灾。在我国古代官僚机构中,也存在着对官僚的监督。下列官职中最早具备监察职能的是
A.太尉B.刺史C.御史大夫D.锦衣卫
4.“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材料把“不娶无子”列为最大的不孝是受什么制度的影响
A.世袭制B.宗法制C.分封制D.礼乐制度
5.《战国策》中说:“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据此可知,商鞅变法
A. 执法必严,贯彻得力 B. 维护法律至高无上的地位
C. 重视对人民的教化 D. 讲究策略,缓和矛盾
6.北魏统一北方,促进了民族融合,使鲜卑族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步转身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这表明民族融合的过程。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实质上是
A.封建化的过程 B.汉化的过程 C.工业化的过程 D.农业化的过程
7.著名历史学家钱穆在其史学名著《国史新论》中写道:“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此论断反映了从汉代到唐代宰相制度的演变趋势是
A. 宰相权力不断集中B.唐代宰相轮流坐庄
C.宰相权力走向分散D. 汉代宰相权倾天下
8.人们对王安石变法措施中争议最大的两项是
A. 青苗法、免役法B. 市易法、均输法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