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8小题,约6150字。部分答案扫描。
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本试卷共分为第Ⅰ卷(选择题)、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史载周公制礼作乐,以宗法维系封建制度的运作。有百世不迁的大宗,有五世则迁的小宗。如周封伯禽于鲁国,鲁国内部又再度分封若干小国。以下有关宗法关系的说明,哪一项最为恰当
A.周天子为鲁国大宗,鲁国内部再分封诸国时也以周天子为大宗,而不以鲁国国君为大宗
B.鲁国国君是鲁国内部再分封诸国的大宗,周天子则为其小宗
C.周天子是鲁国的大宗,鲁国国君则是内部再分封诸国的大宗
D.周天子为一族,鲁伯禽另为一族,在宗法上二者并无关系
2.汉武帝时《出界律》规定:诸侯王只能在自己的封地活动,绝对不能私出国(诸侯国)
界。这一规定的根本目的是
A. 强化君主专制 B. 加强思想控制
C. 防止诸侯割据 D. 加强中央集权
3. 余秋雨在《十万进士》中认为,科举制度选拔的“十万进士”,“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说明科举制度
A.是行之有效的选官用人制度 B.导致了“重文轻武”的现象
C.已经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 D.有利于维护官僚队伍的廉洁高效
4.元朝的行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元史》卷91)在元代以前中国主要以“山川形便”,划分行政区,行政区的自然属性与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较强,容易产生割据局面。从元代开始,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削弱地方的经济、文化认同感。依据材料分析,元朝的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主要是因为
A.采用了传统的地方分权制度 B.尽量缩小行省的管辖区域
C.依据山川走势划分行省辖区 D.利用山川形势制约地方势力
5.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雅典)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以后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这九个执政官是主要执政官,全部属于贵族……后朝民主化方向发展。急速发展的贸易创造出一个强有力的中产阶级,他们同失去产业的农民联合,要求政治自由化。”当时,“政治民主化”体现在权利分配标准发生的变化,即
A.扩大民主权利B.打破贵族世袭特权
C.以财产取代血缘关系D.实现雅典民主政治
6.《十二铜表法》第三表中规定:“在第三次牵债务人至广场后,如仍无人代为清偿或保证,债权人得将债务人卖于台伯河外的外国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