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二级上学期期末广东省广雅、执信、二中、六中四校联考历史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50小题,约9250字。
2014年高二级上学期期末广雅、执信、二中、六中四校联考
历 史
命题学校:广州市执信中学 命题人:高二历史备课组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校名、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的密封线内。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卷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8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48小题,每小题1分,共48分)
1.中国古代有许多关于“法治”的名言,如《管子•明法解》“治国使众莫如法,禁淫止暴
莫如刑。威不两措,政不二门,以法治国。”现代社会的“法治”是指法律至上,法律对政府权力及对人民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政府与人民要共同尊重和遵守法律。下列各项中对上述两种“法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A.前者是“人治”,后者是“民治” B.两者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C.两者都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前者是“民治”,后者是“法治”
2.下面两则材料是一位先秦思想家在评论两位政治人物时表达的意思。这位思想家可归类
为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3.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认为: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在中国、希腊都曾有过思想文
化的飞跃,是人类精神的大觉醒时期。“人类精神的大觉醒”产生的条件有
①铁器的使用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新发展 ②社会关系发生重大变化
③分裂割据,社会矛盾尖锐复杂 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局面形成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4.《三国志》载:“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
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
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其中的表白体现出
A.中国古代官员具有勤政廉洁的传统 B.三国时期的监察制度具体完善
C.“修身齐家”的儒学观念深入人心 D.西汉确立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影响深远
5.《墨子•尚同中》:“既尚同于天子,而未尚同乎天者,则天灾将犹未止也。故当若天降寒
热不节,雪霜雨露不时,五谷不熟,六畜不遂,疾灾戾疫,飘风苦雨,存臻而至者,此天之
罚也。”该材料体现的思想与下列哪一思想相似
A. 墨家的兼爱 B.法家的严刑峻法
C.道家的无为而治 D.儒家的天人感应
6.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这样评价一位哲学家:“他将佛家顿悟之说施用于中国儒学的
思想体系内。”黄仁宇意在强调
A.董仲舒以“君权神授”发展儒学
B.李翱从“性命之源”的高度理解儒学
C.朱熹以“存天理,灭人欲”提升儒学
D.王阳明以“致良知”强调内心修为发展儒学
7.南宋的朱熹编著《童蒙须知》,对儿童的衣着、语言、行为、读书、写字、饮食等习惯提
出具体行为规范。这反映出他对儒学发展的主要贡献是
A.丰富和更新了儒学思想体系 B.推动儒学的普及化与通俗化
C.初步建立儒学的教育系统 D.使儒学成为官方正统思想
8.1920年,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写道:“尔后此梁启超谭嗣同辈倡民权共和之说,
则将其书(注:指黄宗羲的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